保持快樂的習慣,充分享受生活
人能否快樂,能否享受生活,全憑自己的判斷,這和客觀環境并不一定有直接關系。各人有各人理想的樂園,各人有各人樂于安享的世界。擁有萬卷書的窮書生,并不想去和百萬富翁交換鉆石或股票;滿足于田園生活的人,也并不艷羨任何學者的榮譽頭銜,或高官厚祿。人的心態就是人追求的快樂的方向,人的興趣就是人快樂的資本,人的性情決定著人距離快樂的遠近。
美國暢銷書《如何快樂》的作者撒爾瑪索恩女士說:“我們的生活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我們隨時可能會被突如其來的變化擾亂心情。與其隨波逐流,不如有意識地培養保持快樂的習慣,隨時幫助自己調整心情。”她舉了一個例子說明:
鮑伯·哈利斯和妻子泰瑞在12月買了一輛新車,夫婦倆決定開新車到德州去和家人過圣誕節。他們日夜兼程——一個人開車,一個人睡覺。經過一場幾個小時的大雨后,他們在深夜回到家中。他們累極了,只想洗個熱水澡,睡在柔軟的床上。哈利斯認為不管再怎么累,當晚也該把東西從車上卸下來,但泰瑞只想趕快洗澡睡覺,所以他們決定,早上再說。
早上7點,他們起床梳洗后決定把東西卸下車。當他們打開家門時,他們的停車道上卻看不到車子!泰瑞和哈利斯面面相覷,目瞪口呆。泰瑞問哈利斯:“喂,你把車停在了哪里?”
哈利斯回答:“就在停車道上。”他們很肯定車停的地方,卻還往外走,希望看到車子奇跡似的自己停在停車道外,但沒有。悵然若失的哈利斯報了警。警方保證他們有98%的概率在兩個小時內找回車子。兩個小時內,哈利斯一直打電話問:“我的車在哪里?”“我們還沒找到,哈利斯先生,但在4小時內還是有94%的機會。”又過了兩個小時,哈利斯打電話問:“我的車呢?”他們再次回復:“我們還沒找到,不過8小時內還是有90%的尋獲率。”一天杳無音訊使泰瑞漸漸變得更加煩惱,尤其當她想起車子里放了很多東西——他們的結婚照、絕版的上一代家庭照片、衣服、所有的照相器材、哈利斯的皮夾和支票本。
充滿焦慮與挫折感的泰瑞問快樂的哈利斯:“我們的新車和東西都丟掉了,你怎么還能這么高興?”
哈利斯看著她,說:“親愛的,我們可以因丟了車而煩惱,也可以因丟了車而快樂。總而言之,我們的車不見了。我相信我們可以選擇好態度和好心情,現在我選擇讓自己快樂。”
5天后,他們的車找回來了,不過車上的東西無影無蹤,車子的維修花費也超過3000美元。哈利斯把它送修,并因為聽到承諾會在一周內把它修好而感到高興。一周結束時,哈利斯甩掉了租來的車,把自己的車開回家,感到十分興奮,且松了口氣。不幸的是,這樣的感覺很短暫。快到家的路上,他撞上了另一部車,造成了另一筆3000美元的賠償損失。當哈利斯站在車道上看著車、責怪自己撞了別人的車時,泰瑞走向哈利斯,看了看車,又看著丈夫,說:“親愛的,我們可以因有一部撞壞的車而煩惱,也可以因有一部撞壞了的車而快樂。總之,我們有一部撞壞了的車,所以,我們選擇快樂吧。”哈利斯笑出聲來表示雙手贊成,他們一起享受了美妙的夜晚。
心理學家馬修·杰波博士說:“快樂純粹是內發的,它的產生不是由于事物,而是由于不受環境拘束的個人舉動所產生的觀念、思想與態度。”快樂是一種選擇,與你的境遇和外界環境關系不大,主要取決于你的心態。快樂的心態會像一縷溫暖的陽光驅散內心的陰云,創造快樂的人生。
你有沒有發現,你若期待“壞事”來臨,事情就真的常會“變壞”?所以當你心情不好時,一定要盡快擺脫負面的思維,讓情緒轉到快樂的軌道上。
卡耐基曾說:“使你快樂或不快樂的,不是你有什么,你是誰,你在哪里,或你正在做什么,而是你對它的想法。舉例來說,兩個人處境相同,做同樣的事情;兩個人都有著大致相等數量的金錢和聲望。然而,其中之一郁郁寡歡,另外一人則歡欣愉快。什么緣故?心理態度不同的關系。”
要使快樂變成一種心理習慣,人就必須能夠時時處處在生活中尋找快樂,發現快樂。波蘭作家顯克微支筆下的“小音樂家”楊科的世界中,處處都有美妙無比的音樂,然而在別人聽來,那不過是平淡無奇的蟲吟蛙鳴、風聲鳥語、流水聲和車輪聲。在不順心的時候,在遇到悲慘的情景和無法避免的困難的時候,如果我們能以愉快的心情去對待,那么,它們很可能就變得微不足道,變得有益且鼓舞人。所以說,養成快樂的習慣,帶著微笑生活,我們就會成為生活的主人。“干嗎要把事情想得那么糟呢?”這是快樂的人常常說的話。
有一句話叫“生活在此刻”,就是享受你正在做的,只為擁有而快樂,珍惜你所擁有的快樂,而不是陷在過去的回憶中為失去而傷心。否則,總有一天,你會發現生命中寶貴的東西已離你遠去。
從前有個小和尚,每天早上負責清掃寺院里的落葉。清晨起床掃落葉實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際,每一次起風時,落葉總隨風飛舞。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才能清掃干凈,這讓小和尚頭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個好辦法讓自己輕松些。后來有個和尚跟他說:“你在明天打掃之前先用力搖樹,把落葉統統搖下來,后天就可以不用掃落葉了。”
小和尚覺得這是個好辦法,于是第二天他起了個大早,使勁地搖樹,他想這樣他就可以把今天和明天的落葉一次掃干凈了。小和尚一整天都非常開心。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里一看,不禁傻眼了。院子里如往日一樣滿地落葉。老和尚走了過來,對小和尚說:“傻孩子,無論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葉還是會飄下來。”
小和尚終于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無法提前的,唯有認真地過好當下的人生,才是最真實的人生態度。
很多人之所以不能時刻擁有當下美好的生活,是因為他們總希望自己能夠快點成功。可是一個人能否享受生活和成功并不一定與時刻希望美好、成功有關,你無法斷言怎樣才是成功,也無法肯定當自己到達了某一點之后會不會快樂。有些人永遠不會感到滿足,他們的快樂只建立在不斷地追求與爭取的過程之中,因此他們的目標不斷地向遠處推移。
享受我們正在擁有的時間、金錢與愛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課。別等到我們須發皆白時再去空嘆自己還沒有享受過暢快的生活。無論昨天發生了什么,明天也許會發生什么,我們身處的都是現在,所以充分享受現在的生活吧!
如果天上的星辰一生只出現一次,那么每個人一定會出去仰望,之后許久還大贊其美。但星辰每晚都閃亮,于是,很多人習以為常,好幾個月都不去抬頭望一眼天空,也不去欣賞它們的美麗。正如羅丹所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不會欣賞每日的生活是很多人最大的悲哀。其實,我們不必費心地四處尋找美,因為美好的生活是隨處可見的。
珍惜生活、享受幸福最好的策略,便是將注意力拉回到現在,而不是為將來而煩惱。將你的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日子上,享受生活,讓自己充實,讓人生充滿活力。
許多人喜歡早一步解決掉明天的煩惱,于是總是生活在下一刻的設計里。早上還沒起床時,就開始擔心起床后的寒冷而錯失了被子里最后幾分鐘的溫暖;吃早餐的時候,又想著開車上班的路上可能會堵車;上班的時候,就開始設計下班后怎么打發時間;參加派對時,又在煩惱回家路上得花多少時間了。
很多人為了下一刻不停地煩惱著,急著等周末來臨、暑假來臨、孩子長大、年老退休,等當真正老時,恐怕又在追記年少時的荒廢。很多人對堵車的公路亂罵臟話;在超市毫無耐性;對著電視不停地調換頻道;一個勁兒地催促孩子快點……
人們總是在推遲自己的快樂——無限期地推遲。盡管并非有意如此。
我們必須擺脫對“下一刻”的迷思和幻想:“下一刻”有的不切實際,有的雖然是事實,卻剝奪了我們此刻的生活。人的生活永遠充滿挑戰,最好讓自己承認這一點并決定去變得快樂。明天如果有煩惱,你今天是無法解決的,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人生功課要交,努力做好今天的功課再說其他的!
上一篇:人貴自立
下一篇:全力以赴,從內心選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