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成功習慣的心理策略
失敗是成功之母,成功是成功之父
漢納是共和黨領袖,他曾經是美國政界盟主,最初登上政治舞臺時,一點都不知道怎么對公眾進行演講。他雖然有野心參與政治活動,但是卻沒有膽量拋頭露面:他不敢在眾人面前開口說話。也許大家都不由得發問,一個連演講都不會的人,又怎么可能擔任政治領袖呢?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漢納后來卻成為一名成功的共和黨領袖。
當漢納第一次面對公眾演講時,他實在無法讓自己茫然和緊張的心情平靜下來。面對臺下的群眾,他臉色發白,雙腿顫抖,緊張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站在一旁的妻子也十分替他擔心,擔心他隨時都會昏倒。當時,連臺下的觀眾看到他那痛苦不堪的樣子,都不由自主地替他難過。
難道他就這樣被恐懼感所淹沒和壓倒,就這樣讓自己在大眾面前狼狽而逃嗎?任何一個成功者都不可能逃避困難,漢納也不例外。在那緊要關頭,他努力地看淡自己的尷尬,坦然地面對失敗。因為他知道,僅僅依靠緊咬牙根,強迫自己講完一長篇演講,是無益于克服自己的恐懼的。他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名出色的演講家,是因為他采用了一種極為智慧的方法——努力嘗試著培養自己的信心。那么他是怎么做的呢?
漢納為了克服緊張情緒,輕松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便決定在做第一次政治巡回演講時,只做一些很短的演說。經過實踐證明,這種方法確實是一種不錯的方法,因為這次小小的成功所帶來的成就感增強了他的自信心。當這次巡回演講將近結束時,漢納差不多克服了緊張情緒,已經可以毫不費力地連續演講半個小時以上了。
后來,漢納經過努力,克服了自己緊張的情緒,變得非常擅長公共演講,并且公共演講還成了他快樂的源泉。對漢納來說,去外面做一個星期的巡回演講是他辦公室生活以外最好的娛樂和休息。
漢納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就是因為他做事情先易后難,從一次次小成功中增強了自己的自信。時間一長,他的自信心增強了,自然也就克服了演講時的恐懼,成功演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我們在做小事的過程中培養起自信心,自然也就能做好大事了。山達鐵路公司總經理斯托瑞正因為深知這個道理,最后才取得了一番成就。
成功之后所產生的成就感是激勵一個人前進的最大動力。任何事都是這樣,一個人只要能在成功中品嘗到成功帶來的喜悅,他就會繼續渴求更大、更輝煌的動力。
斯科特是美國西北大學校長,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一個人能夠很負責地對待某一件事情,主動地精益求精,并且把他所做的事情作為一種富有創造性的工作,那么他就能在工作中表現出很強的個性,那么他就會對這項工作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進取之心。”
哈利斯是美國一家有名的劇院的經理,在這之前,他只是一個送信的童仆。他曾說,他曾運用這種方法將麥加芬成功地訓練成一名輕量級拳擊運動的世界紀錄保持者。我們來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哈利斯頗為自豪地說:“慎重地選擇和他比賽的對手是獲得成功的關鍵,任何人想取得成功都必須這樣。因此,我讓麥加芬先和一位水平很一般的運動員對拳,然后又和另外一個水平高點的運動員交手,就這樣一個接一個地進行下去。不過,我非常注重所選的對手。在選對手時,我每次都會把所選對手的水平提高一些,這樣也就加大了他每次獲取勝利的難度。如此一來,他在每一次比賽之后都能有所收獲。”
“我不會讓他在某一個地方一直停滯不前,而是讓他慢慢地前進,不斷進步;我不會讓他與一個能輕易拿下的對手過招,以至于讓他太過于自信,停止不前。但是,我也不會令他喪失信心,讓他去面對一個比他強大許多的對手。”
哈利斯這種訓練拳手的方法確實值得我們大家借鑒,因為這種方法按照循序漸進的方式慢慢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所以,不管是要造就一個大商人、一個好醫生,還是一個律師、一個偉大的戲劇家或是藝術家,都可以按照這種訓練拳手的方法去做。這種方法唯一不足的是,它不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當然,我們必須明白,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們只有先去專攻一項難度較小的工作,再慢慢地加大難度,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哈利斯正是用這種方法幫助麥加芬奪取了世界冠軍。因此,如果你想在事業上取得一番成就,那么也必須循序漸進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然而,我們大多數人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我們往往不愿去做那些容易完成的事,就急著發起一個更大的挑戰,也就是著手一項更大的事業。比如,你剛進入推銷領域時,你的上司讓你去推銷最容易推銷的產品,讓你去處理一些非常容易回復的信件,讓你解決一些看上去不值一提的問題等。可是,你卻總認為這些小事不值一提,總是想做那些有挑戰性的工作。事實上,如果你能把這些事情做好,并且在做的過程中積累一些工作經驗,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那么等到時機成熟時,你就完全有能力勝任那些難度較大的工作。
上一篇:增強自己的人格魅力
下一篇:學會應對幸與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