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被職業化,說明你很失敗
如果我們珍惜家,就不要把權力規則帶回家。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生活的場景在不停地轉化,每個人在不同的場景中扮演的角色不一樣,在不一樣的角色扮演之下要運用不同的生活規則。一個人的生活場景可以分成兩部分:個人領域和社會領域。個人領域包括配偶、親人、知己,最典型的是家;社會領域包括同事、同學、同鄉等,最典型的是工作。
這兩種不同的場合之內所運用的規則是不一樣的,工作中的規則是權力,其運作機制是競爭與合作、控制與征服。家中的規則是珍惜,能抵達珍惜的途徑是理解和接受。如果混淆工作與家的分界,而將權力規則帶回家,那就形成了一種“權力的污染”,會引出很多問題。并且,這種污染在現代社會很容易形成,因為我們的社會流行“成功崇拜”,而走向成功的重要途徑就是掌握權力規則。在這種崇拜之下,無論成功人士還是普通人,都很容易忽視珍惜的規則,而只在乎權力規則,更將其視為解開人生的主要的甚至唯一的一把鑰匙。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嫻熟地掌握并果斷地使用權力規則會讓一個人在成功的路上奔跑得更加迅速,但一旦它滲透到一個人的個人領域,那勢必會讓這個人付出代價——他的親密關系必然會變得一塌糊涂。所以,如果我們珍惜家,就不要把權力規則帶回家。
“家不是工作的延續,也不是工作的補充。”廣州向日葵心理咨詢中心的咨詢師黃家良指出,“家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地方,需要特別對待。如果你工作處理得很好,千萬不要想當然地以為,運用于工作中的那一套方法在家庭中一樣適用。如果你這樣去做,你就會把權力規則帶回家。結果就是,你只會納悶,為什么你的家是如此冰冷、如此糟糕。”
每個人都想有一個溫暖的家,只是有的人無意中將權力規則帶回了家。做政府高官的老爸,在工作單位里習慣了頤指氣使,回家了也一副官派,這是最常見的“把權力規則帶回家”的例子。其實不是只有成功人士才把權力規則帶回家,在單位里總是被控制、受人氣,自己又特別在乎權力的人,回家以后,就容易把氣撒在配偶和孩子身上,并有可能顯示出更極端的控制欲望來,這是一種典型的心理補償,在生活中處處可見。
還有一種常見的“污染”:男人不能容忍女人比自己“強”。婚姻專家說,多數的婚姻關系中都存在著“婚姻戰爭”,雙方無論在戀愛階段多么愛對方,一結婚就會有意無意地去搶占“制高點”,企圖控制對方并怕被對方控制。
這種情況普遍發生在男人身上,因為男人更渴望成功,成功也成為衡量他們價值的標準,而這種衡量勢必要與他人做比較。在外面不斷與別人做比較已經很累了,難道在家里還與妻子做比較?最好的解決之道如下。
1.將工作和家分開
首先要有明確的意識,這是兩個不同的世界,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對待。在家里,不談工作,只談瑣事。
2.不要把工作作風帶回家
可以在家繼續工作,但不要將工作的氣氛帶回家。
3.保持家庭整體的平等
在工作中,必然會有領導。在現代家庭中,解決問題時也要有“一家之主”。但在溝通中,應該相互尊重。
4.讓珍惜成為家庭主旋律
工作中,處理的主要是利益問題,目標是解決問題;家庭中,處理的主要是感受,目的是相互理解與接受。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接受,就多一分溫暖,家就更像一個家。
上一篇:家人的折磨是你成長的營養品
下一篇:家是講情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