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tài)平和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
一個人如果沒有專心致志地做過一件事情,那么他的人生就不是完美的。事實上,在某些領域,只要我們能夠維持三五年的專注力,就可能小有所成;而如果我們的一生都花費在某個領域,我們的成就將無可限量。
平凡人為什么不容易成功?因為我們的雜念太多。我們中的哪個人在做事之前不是千般計較,哪個人不是一邊做事、心里一邊轉著其他念頭?因為我們想得太多,計較得太多,卻做得太少。當別人做同樣多的事可以和我們有同樣的薪水時,我們就想做更少的事得到同樣的報酬;當別人和我們做同樣多的事卻拿比我們高的報酬時,我們就設法拿更高的報酬或者跳槽。
許多人在一生中都把精力浪費在了和別人比較,和別人競爭,算計付出與回報是否成正比之上,而很少好好地用心工作過,所以不但不容易得到成功,也不容易得到快樂。如果他們能夠達到一個境界,完全讓自己沉浸在工作本身所帶來的樂趣當中,不為外界的種種誘惑所動,完全不去和別人比較,眼中只看得見自己的工作,只看得見自己的生活和自己能夠享受到的樂趣,那么,就算不那么成功,他們也會感到快樂。因為這個世界上的一切痛苦都來自比較,來自別人的眼光和對別人眼光的在乎。
一個人想要成功,其實與專注力是分不開的,專注力并不是指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地從事某一種工作,而是當你從事某種工作的時候,能夠心無旁騖地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上面,能夠在很長時間內集中精力,不被打擾。如果能夠做到這點,就能在考慮問題的時候考慮得更深入、更縝密,在處理事情的時候處理得更完美、更周密。
當我們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一件事上的時候,甚至連睡眠都在幫助我們。德國化學家凱庫勒,就是在夢中發(fā)現(xiàn)了苯的結構。當時,人們發(fā)現(xiàn)苯屬于不飽和狀態(tài),可是其化學性質又非常穩(wěn)定,這樣的存在非常矛盾,說明苯有一個非常奇特、和所有不飽和有機物都不同的結構,這個結構是怎樣的?這個問題把所有的化學家都難住了。
凱庫勒對此也百思不得其解,因此他總是處在思索這個問題的狀態(tài)中,就連吃飯時、睡覺前也不停地思考。一天晚上,凱庫勒坐在書房里昏昏欲睡。在半夢半醒之間,他看到碳鏈似乎活了起來,變成了一條蛇,在他眼前不斷翻騰,突然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形成了一個環(huán)……凱庫勒猛然驚醒,立刻在紙上把苯的化學結構以六角形環(huán)狀的方式寫出來。1865年,凱庫勒發(fā)表了有關苯結構的論文,解決了化學上的這一難題。
可見專注力對于一個人的成功是多么重要。那么,我們該怎樣加強專注力呢?每個人的專注力都是不同的,有的人能夠在思考的時候渾然忘我,連自己正在做的手邊的事都忘掉。而有的人則很不容易集中注意力,連聚精會神幾分鐘都做不到。不論自身專注力的根基如何,我們都應力求上進、精益求精,在增強專注力方面不斷進行訓練。
方法有很多,下面簡單介紹幾種:
其一,空間清凈。當你決定做某件事的時候,把與此無關的其他東西都收走。比如,當你在電腦上工作的時候,把你的寬帶關掉,因為,如果你一直處在聯(lián)網(wǎng)的狀態(tài),你會忍不住想玩一會兒游戲,或者讀一讀新聞等,把自己原本要做的工作都耽誤了。在做這件事之前,最好先找好自己所需要的資料存在電腦硬盤上,一旦需要就可以輕易翻找出來。如果在做事情的過程中需要補充資料,那就把這段工作跳過去,先做下面的,做完整個項目以后,再查找資料。
其二,張弛有道、節(jié)奏分明地處理做事和休息的時間。在做事之前最好讓自己處在一個長時間不需要做別的事情的狀態(tài),如喝點水,上好廁所,清理好自己心中的其他念頭,然后堅持幾個小時做事,一直不要分心。不要熬時間,這是在折磨自己,一定要高效率地做事,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腦筋都放在正在做的事情上,腦筋高速運轉,手快速行動,心無雜念。等到事情做完,再去休息,去玩樂,這時就痛痛快快地徹底地丟掉事情,整副心思放在玩樂上。當你節(jié)奏分明地處理了一段工作與休息的關系之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很容易快樂,也很容易出成果。
其三,除去內心的干擾。在做事之前,就要把心中那些浮光掠影的各種念頭拋去。很多時候,我們是自己在騷擾自己。一邊做事,一邊想著快中午了,喝水休息一會兒吧;或者一邊想著昨天看到的有趣的事情;或者氣憤、煩惱等各種情緒不能平。這樣的干擾對于我們來說居多,因此,我們不妨在做事之前先冥想三分鐘,就像在做瑜伽之前做的一樣,把內心的雜念清除出去,然后安心做事,做完事再想別的東西。
訓練一段時間,你會發(fā)現(xiàn)專心做事的感覺特別好,效率也特別高,自己也很容易有成就感和滿足感。年輕人一定要在這方面對自己有切實的訓練,一定要加強自己的專注力,這樣才可能邁向成功。
上一篇:彬彬有禮,才能收獲友誼
下一篇:忍耐是痛的,但它的結果是甜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