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意味著得到,也意味著失去
人生,就是由無數個選擇組成的。在選擇的過程中,有的人選擇明智,獲得成功,有的人稀里糊涂,或者對于人生沒有規劃,為此難以避免會承擔失敗的打擊。其實,不管成功還是失敗,都是選擇的必然結果,也都是每一個選擇的人應該調整好心態積極面對的。在選擇之后,我們要均等承擔成功和失敗的可能性,在選擇的過程中,我們還需要理性分析和判斷自己將會得到什么、失去什么。毋庸置疑,人都是貪婪的,每個人都想在選擇的過程中得到更多,卻不知道沒有一次選擇會絕對成功。得到和失去更是相對而言,沒有百分之百的得到,也沒有百分之百的失去。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人為了投身于工作,把所有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上面,難免會犧牲陪伴家人的時間,也就會失去與家人在一起進行更多互動、交流的機會。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得到也是失去。一個人若更加看重家庭,也許就不會把大部分時間都投入工作之中。在此期間,他獲得了家庭的溫暖以及與家人之間的親密感情,卻也失去了在事業上大展宏圖的機會。由此可見,得到就是失去,失去就是得到,沒有任何選擇都是好,也沒有任何選擇都是不好。
在選擇的時候,我們應該先問清楚自己的心,明確自己想要得到怎樣的人生,想要收獲怎樣的結果。人生中的每一個選擇,與每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是密切相關的。尤其是人生觀,對于我們的人生選擇影響更大。以事業為重的人,在選擇的時候會側重于事業;以感情為重的人,在選擇的時候會更加在乎家人的感受;以金錢為重的人,會更加傾向于利益的獲得;以權勢為重的人,就不會把金錢和感情看得那么重要……總而言之,當人生有不同的側重點時,就會呈現出不同的人生狀態,作為生命主宰的人,也會作出不同的人生選擇。
俗話說,人心不足蛇吞象。在面對各種人生選擇時,我們還要戒掉貪婪,避免貪心。既然沒有一個選擇能夠做到十全十美,只有得到而沒有失去,我們就要衡量放棄什么、保全什么。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面對選擇的時候總是猶豫糾結,無法決斷,就是因為他們的內心想要得到的太多,能夠舍棄的太少。只有端正心態,坦然面對得失,才能果斷作出抉擇。
有一天,大名鼎鼎的哲學家蘇格拉底帶著學生們來到田地邊。學生們不知道老師的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都感到很納悶。沒想到,蘇格拉底指著一望無際的麥田說:“現在,你們去麥地里采摘最大的一株麥穗,但是,你們只能選擇一次,而且,你們只能朝著前面走,不許往后退。”老師一聲令下,學生們都走入麥田,他們看著一株株麥穗,每個人的選擇方式和選擇結果都不同。
有的學生才走入麥田沒多久,就摘到一株自認為很大的麥穗,但是繼續朝前走,他們又看到更大的麥穗,但是此時他們已經沒有機會再次選擇。有的學生在麥田里走了很久,總是擔心自己會遇到更大的麥穗,為此始終都不愿意摘麥穗,最終他們一直快要穿過麥田,才匆匆忙忙摘了一株不那么大的麥穗,心中懊悔不已。相比起這兩種極端的學生,有一些學生在走到麥田中部的時候,也看過了大大小小的麥穗,對于麥穗將會多么大或者多么小心中有數,為此他們再遇到認為最大的麥穗時就會果斷摘下,再也不看其他的麥穗,而是快步走出麥田。
走出麥田,蘇格拉底問學生們是否找到了最大的麥穗,有的學生說根本沒有最大的麥穗。蘇格拉底說:“所有的麥穗都不一樣,肯定有最大的麥穗,只是在行進的過程中只有一次機會,所以未必能夠遇到而已。換而言之,就算當時遇到了,也不知道是最大的麥穗,只有在看過所有的麥穗之后,才能比較出大小。”為此,學生們紛紛問蘇格拉底:“如何才能找到最大的麥穗呢?”蘇格拉底笑著說:“對于你們而言,你們摘下的麥穗就是最大的。”學生們恍然大悟:人生就像在麥地里行走,一定要看準時機,果斷抉擇,才能把最大的麥穗牢牢地抓在手里。
當面對人生中的各種選擇時,人們常常會犯這樣的錯誤——總是擔心自己的選擇不是最好的,也總是擔心自己會錯過最好的。實際上,在事情正在發生的過程中,根本沒有人能夠站在全局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當然,我們也不可能等到所有事情都發生之后再去抉擇,到時候不但沒有機會,也沒有時間。最好的做法是篤定自己的內心,深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該做什么,始終都堅持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也積累人生的更多資本。
如今,網絡上有很多的剁手黨,他們看到什么東西便宜就都想買,甚至對于自己根本不需要的東西也會為了占便宜而買下來。不得不說,這樣的占便宜心理恰恰使自己吃了大虧,家里堆滿了各種不需要的東西。其實,看似是省錢,實則是浪費錢。每當我們做一個選擇,就意味著我們會得到一些,也意味著我們會失去一些。為此,在做出選擇的時候,不要總是因為外部的很多因素而受到影響。只有發乎內心做出選擇,我們才能做出理智的決斷,才能坦然面對和承受選擇的結果。
上一篇:遠離陰險小人,才能減少危險
下一篇:通過不停的自我反省,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