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完美,你更需要讓自己獨特
“別人家的孩子”,我一直都不是。
成績倒數第二,幸好不是第一。
幸虧我沒有一個固執的爸,也沒有一個好強的媽,沒有人會要求我必須成為“別人家的孩子”,所以我不用去補習班、去美術班、去鋼琴班……
我有大把的時間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比如蹲在新華書店一蹲就是一整天。
身為一個女孩兒,爬過樹,掏過蛋,拿著彈弓滿山轉。
童年,一直都很美好。
與我相反的一個女孩兒,她是,而且一直都是“別人家的孩子”。
我們算是總角之交。
幼兒園,她得的小紅花最多,小學鋼琴十級,中學時是中考狀元,高考進入百年名校,所謂完美,也不過如此了。
完美如她,但在公司裁員時,她被列在裁員名單中。
她說,她是公司里手腳最勤快的,任何人需要幫助,她都能幫上忙,她覺得自己在公司混得如魚得水,業務上她跟得上,人緣也相當好,不知是何緣故,名字出現在了裁員名單中。
都市,一份工作足以決定去留。
所以她哭得很傷心。
公司一定出了小人。
我這樣想著,并帶有憤憤不平的情緒去找了身在主管位置的大學同學。
相對于他的情緒而言,我似乎激動了些。
大學同學請我喝了酒。
大學那會兒,我們一起逃過課,只是為了那片夕陽紅;我們一起喝過酒,只是為了祭奠逝去的青春。
那酒,我記得3000多,用盡了我們的生活費。
什么是有情有調,我想這算是其中一種吧!
大學同學點了3000多一瓶的五糧液,我多少有些心疼,因為我們已經過了“視金錢如糞土”“拿什么祭奠你,我的青春”的年紀。
微微一口,嗆得我咳嗽不止,好辣。
茅臺,才是我的最愛。
大學同學給我點了一瓶茅臺,果然,我還是喜歡茅臺的清醇香甜。
當我再次談及發小的事情時,大學同學先是笑而不語,爾后兩口下肚,“你我都是喝酒之人,你為何喜歡茅臺而不喜歡五糧液?”
我當時并沒有反應過來大學同學的話中話,“茅臺清醇香甜,五糧液辛辣沖頭。”
“可我就喜歡這五糧液酒的后勁兒,這就叫特質,你的發小就缺乏這種特質。”
特質,與眾不同。
我醍醐灌頂。
她也醍醐灌頂。
有一種線叫作生命線,或長或短,或粗或細,這決定了不同的生命軌跡。
當她在追逐“別人家的孩子”時,離完美越來越近,離獨特卻越來越遠,這種思維會演變成一種慣性,如同腫瘤在大腦里不斷擴大。
帶著這樣的“癌癥”進入社會,慣性追逐別人會的,努力學習模仿但從沒有過超越,久而久之,她便成為了公司可有可無的人,公司不會花錢雇一個可有可無的人,她面臨的只有失業。
當她意識到這點時,改變成為了事業蒸蒸日上的阻力,但這種阻力會因為努力日復一日地減少,痛苦也隨之減少。
痛苦沒了,事業也便紅火了。
一技之長便可以獨善其身,獨一無二鑄就了你的不可替代,你可以不完美,但請獨一無二。
上一篇:用心生活,時間會給你答案
下一篇:經歷過才是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