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準人生發展的空隙
在激烈的競爭中,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要找準人生的定位,必須善于拾遺補缺,找準市場發展的空隙,才能夠實現自身事業的不斷擴展。這在著名的商人山姆·沃頓的人生經歷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1918年,美國俄克拉荷馬州一個名叫金菲舍的地方,一個小孩誕生了,當然偉人和常人一樣,都要啼哭的,我們的主人公山姆·沃頓出生也是如此。聰明的沃頓很早就發現,在人生中,人們要不間斷地交換自己的勞動,這樣才能夠生活下去,每個人都是通過自己的勞動和他人相聯系起來的。他七八歲時就懂得把家里人看過的報紙、雜志賣掉換錢了,自己還喂養兔子和鴿子去賣。
1940年,沃頓大學畢業之后來到一家商店當售貨員,并且從一開始就愛上了零售這一行。他暗下決心有一天自己也一定要開一家商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沃頓原本想同朋友一起購買圣路易斯城的一家百貨商店來經營,但因妻子的原因,他最終選擇了本頓維爾小城,這個在一般地圖上難以找到的地方。
本頓維爾是一個看上去糟透了的鄉村小鎮,但沃頓卻發現這里就是他一直苦苦尋找的地方。這里看起來很荒涼,很難賺錢,一般人不愿意來,所以在這里競爭壓力不大,而且當地居民住得比較分散,但是需求卻十分旺盛。于是沃頓把他的第一個店選在本頓維爾。
為了使自己的事業能夠有更大的發展,于是凡是有關零售業的資料,沃頓抓到什么就讀什么。有一次他看到一篇文章,介紹明尼蘇達州有兩家雜貨店搞起了開架售貨的辦法。沃頓知道這是個機會,于是坐了整夜的長途汽車,趕到明尼蘇達州了解詳情。歸來以后他立刻就在自己的店搞起了無人售貨,成為全美國當時僅有的3個無人售貨店之一,沃頓稱自己的小店是“五分一角”商店,這是1950年的事。
1952年,沃頓在阿肯色州的費耶特維爾開了第二家沃頓“五分一角”店。當時那里已開有著名的伍爾沃思商店和斯科特商店。沃頓才開張時,那里的人警告他:你堅持不了多久,充其量3個月就得滾蛋。可是沃頓堅持下來了,他白天整天在店里干活,晚上關門后就駕著自制帶拖車的小汽車四處去進貨,盡力尋找最便宜的進貨渠道。就這樣,憑著辛勤和低廉的價格,沃頓站穩了腳跟。
到1960年,沃頓的商店已經已經發展到了15家,每年的生意達140萬美元。1962年,沃頓在阿肯色州的羅杰斯開辦了第一家廉價商店,取名“沃爾瑪”。1970年,沃爾瑪開始實施他的關鍵戰略步驟了。他的戰略就是在小鎮上開設相當規模的廉價商店,而別人對那些小鎮是不屑一顧的。
沃頓的方針是,哪怕人口不到五千的小鎮也要去開店,因為美國到處都有這樣的小鎮。沃頓的具體做法是:“拾遺補缺,不斷滲透,逐步擴展,占領市場。”他采取蠶食的辦法,以某一個發展中心為基點,向外輻射,隨后一個縣一個縣、一個州一個州地布滿網點,直到最終占領那個地方的市場。采取這樣的戰略,沃爾瑪不久就擴展到了很多個州。
20世紀70年代初,沃爾瑪擁有32家商店,銷售額為3100萬美元。20世紀80年代初,沃爾瑪擁有的商店達270家,銷售額為12億美元。20世紀90年代,沃爾瑪名下的商店多達2000家,銷售額為400多億美元,一躍成為美國最大的零售企業,登上了霸主的地位。
沃頓完全明白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是哪些,要想繼續前進,任何一個因素都不能忽視。美國實行五天工作制,但沃頓深信,只要選擇了零售業這一行,周末上班就是應該履行的職責。一年四季除了圣誕節那天上午停業,讓職工去教堂參加普天同慶的慶祝活動外,天天開門營業。對沃爾瑪的員工來說,以真誠熱情的態度、細致周到的服務把人們吸引進自己的商店,并且使他們不斷地重新光顧,是首要的任務。沃爾瑪實行的是“不屈不撓的友好服務”。顧客一進店,沃頓的要求是,絕不能讓顧客產生那種觸目皆陌生的感覺。
上一篇:戰勝失敗才能贏得人生
下一篇:找準人生的冷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