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提升生命質量
對人慷慨將獲得永生
猶太人為什么要對人以慷慨呢?這恐怕同猶太民族本身的文化傳承有很大的關系。在世界各國中,猶太民族可以說是歷史最悠久,并且以最系統的方式,最連貫地堅持著這樣一套傳統的民族。猶太人的經典中明確規定,以色列人必須將收入的1/10作為向上帝的獻祭,其中包括供養祭司階層、用做宗教禮儀的,也包括由族人分享的。在猶太人中,幾乎人人都必須捐獻“1/10”,甚至連貧窮的受施者也不能例外。除此之外,還有諸如留1/10地塊上的莊稼不要收割,收割時故意遺落一些供人拾取,以及在安息年(7年一次)不耕作,也不管理葡萄園、橄欖園,任憑地里的東西自生自長,供人無償使用等。
每當安息日到來之前的周五午后,窮人們拜訪富有人家乞求施舍。富有人家的父母看見有人上門乞討時,為了培養孩子們的慈善心,并不直接把錢施予窮人,而是通過孩子的手救濟行善。對于一個猶太人來說,當他家的窗戶上緊貼著一張張饑餓的面孔時,他是無論如何也吃不下飯的——即使是豐盛的晚宴。周五黃昏,猶太家庭的母親們必定會點燃蠟燭,父親則將手放在孩子們的頭上吟誦祝福。此外,每個猶太家庭里都有一只功德箱,在吹滅蠟燭的時候,孩子們便將父母所給的硬幣投入箱中作為慈善之用,這是在教導孩子從小行善。
在所有這樣的安排中,猶太人都有一條明確的原則,即有錢人向窮人盡“公共義務”。用《圣經》中上帝的話來說就是:“原來那地上的窮人永不斷絕,所以我吩咐你說:‘總要向你地上困苦窮乏的弟兄松開手。’”
上一篇:堂堂正正的精明
下一篇:對待顧客一定要一視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