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象于錢,外圓內方”——黃炎培給孩子的忠告
黃炎培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和詩人。作為一名杰出的教育家,他一直十分關心子女的成長。在他的精心培育下,他的孩子們也都很有成就,同時,他們與父親之間的關系也深厚至極。
黃炎培在教育孩子時,經常會通過一些小事教導孩子們要勤勞、自立,并認為這是一個人必備的品質。
有一天,黃炎培見幾個孩子正在屋子里玩得開心,就想考驗他們一下。他獨自走進書房,順手拿起書桌旁的一個雞毛撣子故意扔到地上,然后對著外面的孩子們喊道:“孩子們,快過來,爸爸有事找你們?!?/p>
聽到爸爸的喊聲,大女兒首先跑了進來。一邁進書房,她就看到地上的雞毛撣子,但卻繞過雞毛撣子跑到爸爸身邊,問道:“爸爸,您有什么事?”
不一會兒,幾個孩子也都跑了進來,但要么大步跨過雞毛撣子,要么就用腳踢開雞毛撣子,沒有一個人把它撿起來。
黃夫人聽到丈夫喊孩子們,也跟著進來了。她也一眼就看到了地上的雞毛撣子,便彎腰撿起來,輕輕彈了彈灰塵,放回了原處。
這時,黃炎培才問孩子們:“你們知道剛才雞毛撣子在哪里嗎?”
“在地上??!”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那是誰撿起來的?”
“是媽媽?!?/p>
“你們一個個爭先恐后地跑進來,都看到它扔在地上了,卻個個無動于衷。而媽媽進來后,馬上就把它撿起來放回原處了。這說明什么?說明你們和媽媽在做法上有很大的不同!媽媽長期操持家務,很勤勞,而你們卻什么事都依賴大人,這怎么行?”
孩子們聽完爸爸的話,都慚愧地低下了頭。
黃炎培接著說:“我希望你們也都能像媽媽一樣,學著做一些家務,學會照顧自己,這樣長大后才能為國為民做實事!”
與此同時,黃炎培也很重視身教的作用,經常帶著孩子們一起做事。孩子們在父母的影響下,努力學習自立自強,各方面都進步很大。
后來,黃炎培還為孩子寫了一則座右銘,用來激勵孩子們,其中寫道:“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實;事閑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無欲則剛;和若春風,肅若秋霜;取象于錢,外圓內方。”
他告誡孩子們:做人要追求真理,做事要誠實守信。事閑的時候,最易養成慵懶的惡習,要時刻警策自己,抓緊時間,勤奮用功,切莫荒疏了學習;事忙繁雜的時候,最易滋生焦急的情緒,一定要冷靜沉著,切忌慌忙。說話算數,別人就會相信;沒有私欲,人就會變得剛正。同時,在最后四句,他還要求孩子們對待同志要像春風一樣和煦、暖人,對待壞人壞事要像秋霜一樣凌厲。結句用“古錢”外圓內方比喻,要求孩子們做到外表隨和,內里嚴正,養成謙虛謹慎的作風,不要鋒芒畢露,盛氣凌人。
<<<家教家風感悟
黃炎培先生的家風及家教理念,在今天仍值得父母們借鑒。一個人優秀的品行和習慣,都是通過日積月累在生活當中慢慢養成的。而家庭和父母是孩子最早接觸的環境和人,對孩子健全的人格養成、良好習慣的形成等,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和決定作用。
因此,我們不妨借鑒一下黃炎培先生的教育方法,也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培養孩子的品行和習慣等。
1.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教導孩子
一個人良好的教養,是需要從小培養的,久而久之,教養才會成為一種習慣。所以,如果想讓孩子有教養、有品行,就需要父母從日常小事、從生活細節入手,一點一滴地教導孩子。
比如,根據孩子的年齡,為孩子安排一些合適的家務,讓孩子自己完成,不僅能幫助孩子養成勤勞、獨立等好習慣,還能讓孩子體會到勞動的不易,從而學會尊重他人、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在公共場合,教孩子一些最基本的禮儀,做到待人有禮、不打擾別人等。
2.以身作則勝于無休止的說教
要對子女進行成功的教育,父母應先做出榜樣,用自己的言行耳濡目染地影響孩子。正如列寧夫人克魯普斯卡婭所說:“家庭教育對父母來說,首先是自我教育?!奔彝ナ呛⒆幼罨镜纳詈徒逃龁挝?,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孩子的模仿源。
一些成功人士在總結其成功經驗時,總會提及小時候父母對自己的一些教誨和影響,這種教誨和影響也將伴其一生。這就是榜樣的力量。父母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舉動,就可能使孩子的心靈受到啟迪,能夠堅定孩子前進的方向;父母一句平淡無奇的言論,也可能使孩子備受觸動,能夠左右其一生的行為。
所以,這里也提醒父母,要對自己當著孩子的面說的每一句話負責,對當著孩子的面做出的每一個舉動負責。你的這種以身作則,往往要千百倍地勝于無休止的說教所帶來的教育效果。
上一篇:逆耳的勸說用幽默方式來表達
下一篇:“我愛你”這句承諾需要用一生去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