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帶來的成功
梅蘭芳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梨園世家。他父母早逝,只能依靠伯父伴奏的收入來維持生活。伯父梅雨田是一位出色的京劇器樂家,號稱“六場通透”,就是說所有場面上的樂器都能拿起來伴奏。
伯父長期給譚鑫培伴奏,小梅蘭芳就在旁邊聽,這為他在京劇藝術方面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梅蘭芳8歲正式學藝。剛開始學戲時,老師教他唱一出旦角開蒙戲《三娘教子》唱段,他很長時間也背不下來。
老師非常失望地說:“祖師爺沒有給你這碗飯吃!”說罷拂袖而去,剩下小梅蘭芳尷尬地站在那里。
但是,梅蘭芳沒有灰心喪氣,反而更加苦練基本功,以勤補拙。他想:“人家練10遍,我就練100遍,不信學不會。”
后來梅蘭芳成名了,那位老師玩笑地說:“看來我是‘有眼不識金鑲玉’啊!”
梅蘭芳笑著答道:“我受您的益處太多了,當初要不是挨一頓罵,我還不懂得奮發上進呢!”
梅蘭芳小時候眼皮低垂,眼珠轉動不靈活,可是,京劇最講究眉目傳神。這可怎么辦呢?后來他發現看著鴿子飛翔能夠鍛煉眼神。這下有辦法了,梅蘭芳除了練功演戲外,他還養起了鴿子。
10年的時間,梅蘭芳每天早起放鴿高飛,他的目光緊緊追隨著在天空飛翔的鴿子,持之以恒,從不間斷。久而久之,他的眼睛轉動靈活自如,終于練出了一雙靈動明亮的大眼睛和神采飛揚的眼神。
人們都說:“梅蘭芳的眼神最能傳達人物內心的細膩感情,一顰一笑,秋波流轉,光彩照人,無與倫比!”
梅蘭芳是一個堅定的愛國主義者,在“五四”時期,當二十一條國恥條約簽訂時,他義憤填膺,編演了《木蘭從軍》,激發人們的愛國主義精神。
“九·一八”事變后,他又編演了《抗金兵》和《生死恨》,激勵人們抗敵救國。八年抗戰期間,他身陷敵占領區,不顧威脅利誘,蓄須明志,堅決拒絕為敵演出,表現了一名藝術家大義凜然的高貴品質。
梅蘭芳的藝術成就成為中國戲曲藝術體系的代表和標志。梅蘭芳的一生是創造美的一生,是追求光明的一生,是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一生,是色彩斑斕的一生。
上一篇:自信地抬起頭來
下一篇:自己給自己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