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代天文事業鼻祖
高魯是我國的天文學家。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祖國的天文事業。早年的高魯就讀于福建馬江船政學堂。后來,他到了比利時布魯塞爾大學留學并獲得了這所學校工科博士學位。
高魯一直熱愛天文學,特別是受法國著名天文學家弗拉馬利翁的天文著作影響,他以自己深厚的數理基礎投入到天文學研究領域。回國后,他擔任了中央觀象臺臺長。從此,他就投身到創建我國現代天文事業之中。
20世紀初的時候,國際天文學都已經有個很大的發展,就天體測量學來說,觀測的設備和精度都已相當高了,可是那時候我國還是靠古代的儀器觀測,早已大大落后于時代。高魯任臺長后,對工作項目、設備和人員進行了全面改革。
首先,建立歷數、天文、氣象和地磁四個研究方向,同時還開創了我國氣象學和地球物理學觀測研究的先河。在專業人才方面,他聘請到精通數學并熟悉歷算的常福元主管編歷,聘請從比利時留學回國的蔣炳然主持氣象工作。同時購置了多功能經緯儀并與常福元到野外測定北京的地理經緯度。
為了推進中國現代天文學的建設,高魯廣積賢才,多方宣傳,喚起政府重視;積極組建中國天文學會,于1922年10月30日,在北京中央觀象臺舉行成立大會。
為了擴大天文學的影響,高魯請到許多著名科學家和社會名人,馬敘倫、蔡元培和陳嘉庚等都到會祝賀。這不僅是現代中國天文學史的一個里程碑,也是現代中國科技史的一個新起點。
當時,我國還沒有全國性的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學學會。因此,當時一些非天文專業的科學家也參加了中國天文學會。中國天文學會的誕生為我國天文界1935年參加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奠定了基礎。
上一篇:悉心鉆研天文的劉焯
下一篇:戰國著名天文學家石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