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
器皿本來是讓人使用的,但是一旦附加上價值,往往就會讓人忘記了它原有的功能,使之帶上了“利益的花環”,這時人往往為物所役。其實,還其本來面目,物還是物,盡其所用就可以了。
有一個人酷愛紫砂壺,收集了很多個紫砂壺,只要聽說哪里有好壺,不管路途多遠一定要親自前往鑒賞或買來收藏。在他所收集的紫砂壺中,他最中意的是一只龍頭壺。
一日,一個久未見面的好友前來拜訪,于是作為主人的他拿出這只紫砂壺泡茶招待朋友。二人開心地暢談著,朋友對這只紫砂壺所泡出的茶贊不絕口,因為好奇將它拿起來把玩,結果一不小心將它掉落到地上,紫砂壺應聲破裂,房間頓時陷入一片寂靜,兩個人都為這把巧奪天工的紫砂壺惋惜不已,而客人更是連聲說著自責的話。
主人制止了客人歉疚的話,笑著站了起來,收拾碎片,然后拿出另一只紫砂壺繼續泡茶說笑,好像什么事也沒發生過一樣。
送走客人后,家人問他:“你最鐘愛的一只紫砂壺被人打破了,難道你不難過、不覺得惋惜嗎?”
這個人說:“事實已經造成,難過又有什么用呢?再說器皿都是為人服務的。世間人才是最寶貴的,其他事物都是人為給它加上了價值的光環。既然事情已經發生,無可挽回,就不必再去想,而去懊悔,除了徒增煩惱外沒有任何益處,倒不如“放下”不存在的,去尋找更好的。”
這個人很好地詮釋了人與物的區別,是的,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其他的任何事物都沒有生命珍貴。
世上沒有絕對的“得與失”,“得”之泰然,“失”之淡然。要相信,失去一樣東西,也許會有另一樣更適合的東西等著你去發現、擁有。
上一篇:《緊鎖的大門》知取舍的人生智慧
下一篇:《給“面子”》知取舍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