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不必要的爭論
本杰明·富蘭克林常說:“如果你爭強好勝,喜歡爭執,以反駁他人為樂趣,或許能贏得一時的勝利,但這種勝利毫無意義和價值,因為你永遠得不到對方的好感?!睂θ魏稳藖碚f——無論他的智商高低——都絕不能用爭辯來改變他的想法。
卡耐基也曾說過:“你贏不了爭論,要是輸了,當然你就輸了;如果贏了,還是輸了?!痹跔幷撝?,并不產生勝者,所有不愿敵對的人在爭論中都只能充當失敗者,無論其愿意與否。因為,十之八九爭論的結果都只會使雙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是正確的,或者,即使你感到自己有錯誤,卻也不會在對手跟前俯首認輸。在這里,心服與口服無法達到應有的統一,人的固執性,將雙方越拉越遠,到爭論結束,雙方的立場已不再是開始時的并列,一場毫無必要的爭論造成了雙方可怕的對立。
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我們遭遇了太多的爭論,造成了太多心與心的嫌隙。在那些自以為是的爭論中,我們竭盡全力地護衛著那些并不全面、并不成熟的觀點。對那些無關緊要的問題、不足稱道的意見,我們給予了隆重的對待。一場狂風暴雨的唇槍舌劍過后,我們得到的僅是“心亂”,失去的卻是“親密無間”,此外,我們還能得到些什么?在往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多了的只是嫌隙與隔閡罷了。
人和人之間就某件事產生分歧是非常正常的。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爭論甚至爭吵,這似乎也是正常的。但正是這種似乎正常的解決辦法,卻恰恰是最糟糕的辦法,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避免爭吵。
在一次宴會上,一位先生講了一個幽默故事,其中提到一段引語,他說是出自《圣經》。然而他的鄰座很清楚地記得這是出自莎士比亞的作品,于是很自信地指出了這個錯誤,結果是各抒己見,互不相讓。正好邊上是一位莎翁研究專家,于是他們決定讓他進行評判。專家對那位指出錯誤的先生說:“你錯了,那位先生是對的!”
在回家的路上,被指出錯誤的那個人很詫異地問這個專家:“你明明知道我是對的,怎么說他是對的?”專家的回答是:“這么多人看著,你為什么要讓他丟面子?如果讓他丟了臉,他會恨你一輩子,而絕不會感激你指出了他的錯誤。絕對不要以為指出他的錯誤是為他好!”
和一個人爭吵,一般是不會有什么好結果的。因為為了各自的自尊,誰都不愿意輕易屈服,而往往分歧雙方都各有優點,也各有缺點,或者根本就沒有好壞可言,只是角度不一樣,所以爭吵是不可能有結果的。而且爭吵總是會造成一種敵對的氣氛,在這種氣氛中,雙方都只會盯住對方的缺點,而不會考慮對方的優點。即使是很明顯的錯誤,你把它指出來,或者用你天才般的辯論把他駁得體無完膚,讓他覺得低人一等,其結果只會是他怨恨你或者違心地服輸,嚴重的還會影響以后你們工作之間的合作。
哲人說:“恨不消恨,唯愛釋恨?!?/p>
當你抱著敵對的態度去解決問題時,結果只會落得水火不容。只有在尊重對方的同時提出建議,才有可能被接受。要避免爭吵,首先要懂得尊重別人的意見,千萬不要指責別人的錯誤。當我們犯錯的時候,我們或許會在內心中承認錯誤。如果對方待我們非常和善友好,我們也會向別人承認錯誤;但如果有人硬是要將難以下咽的東西塞進我們的喉嚨,那可能辦不到……
當你希望別人同意你的意見時,你就要用友善的方法來贏得別人的心,要學會適度地贊美。贊美是一種重要的交際手段,每個人都喜歡受到表揚和重視,不喜歡被批評。有時不經意的贊美能有效地連通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而批評卻可能瞬間疏遠兩個原本親密的人。在工作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希望顯露自己的才華,有時候難免會出現錯誤,這時你要是能善意地提醒,先肯定對方,再指出其不足之處,而不是以權威的姿態發號施令,或者直接斥責對方,對方一定會很樂意接受。
避免爭論,我們贏得了好感,在人海中,我們不再孤立,為他人著想的同時,也為自己鋪平了前行的道路。
上一篇:選一個值得追隨的老板
下一篇:一個人的成就與心胸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