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夸耀自己,不鋒芒畢露
鋒芒畢露是指將銳氣和才華全都顯露出來,多指人過分地表現自己,這是字典中的通俗解釋。我們說它和“韜光養晦”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處事態度。老子曾經說過:“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即善于做生意的人,總是隱藏其寶貨,不叫人輕易看見;君子之人,品德高尚,容貌卻顯得愚笨拙劣。以此告誡世人,做人不可鋒芒畢露。因此,在你工作表現卓越的同時切忌鋒芒畢露,踏實肯干,淡定從容,才能獲得職場中的好人緣。
工作中鋒芒畢露的人,其人際關系是不可能搞好的。它與人們常說的“槍打出頭鳥”、“樹大招風”的說法都有異曲同工之處。很多年輕人,初涉職場往往都急于顯露自己的才能和實力,希望盡快得到他人的認可。因比,到哪里他們都想方設法讓自己變成焦點:領導決策,他有建議;同事發言,他有看法。只要別人講話他就想插嘴,對什么事情都有意見,凡事都要爭個先后,有時動不動還要來個“搶跑”。凡此種種都是鋒芒畢露的表現。
殊不知,人都有表現自己的欲望,世人也都存在一種嫉妒的心理,都希望自己比別人優秀。被別人比下去是很令人郁悶的事情,所以不管你的上司還是你的同事,在不恰當的時間,被你比下去,這對你來說不僅是蠢事,甚至會埋下很嚴重的后患。“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即是如此。此外,如果你處處顯露自己的才干和見識,人們就會產生一種心理定式,認為你總能比別人強。一旦你有遺漏和失誤,別人輕則說你還欠火候,重則落井下石,認為這是自高自大的最好報應。
鋒芒畢露的人雖然取得了暫時的成功,卻為自己掘好了墳墓;雖然施展了自己的才華,卻也埋下了危機的種子。所以,當你在工作上有特別表現而受到肯定時,千萬不要得意忘形,否則這份鋒芒會為你帶來人際關系上的危機。
真正的智者都懂得藏智,這種大智若愚、韜光養晦實則是人生最高修養,這樣的人也總有更多成功的機會。韜光養晦就是隱藏鋒芒,該出手時再出手。韜光養晦不僅不會讓一個人的才華埋沒,隱藏實力反而會給競爭對手以假象,減小競爭壓力,從而獲得更多贏的機會。當你在關鍵時刻,做得比別人更好時,你會贏得更多的關注,獲得更多的機會。
你要是比別人聰明,不一定張揚著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時間會證明一切。收斂鋒芒,韜光養晦,會使你在與人共事時,留下較大的回旋余地,是一種必要的心理保護,也是讓別人敬佩的一種內在氣質。
上一篇:不再“等待命令”,而是主動執行
下一篇:不斷在創新中尋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