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和修養,是男孩最好的外衣
現代社會,很多家庭里都有小霸王,他們習慣了從出生就接受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也習慣了有任何要求都得到父母無條件的滿足。殊不知,在這樣的成長氛圍中,男孩不知不覺就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錯誤思想,他們覺得自己不但是整個家庭的中心,也是整個宇宙的中心,因而常常肆無忌憚地提出自己的要求,一旦得不到滿足就滿地打滾,撒潑打諢,全然不顧父母在一旁有多么尷尬。如果這樣的情形發生在家里尚且還好,畢竟家是私密空間,可以關起門來解決問題,如果這樣的問題發生在公開場合,則父母恨不得找個地洞鉆進去。培養出一個有教養有修養的孩子,是父母最大的成功,也是父母最值得驕傲的事情。反之,即使孩子學習成績出類拔萃,卻沒有教養沒有修養,那么也不能讓父母驕傲。由此可見,教養和修養,是男孩最好的外衣,對于男孩的成長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很多人都自詡有紳士風度,然而,有人說,三代人的努力才能成就真正的貴族,由此也可以看出教養和修養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具備的,而需要付出長時間的辛苦和努力堅持,才能從言行舉止的各個細節方面提升自己,讓自己得到更長足的進步和成長。男孩要有意識地提升教養和修養,讓自己成為真正的紳士,而不要覺得有些細節無須在意,對這些細節完全忽略,或者不以為然。真正的紳士不會忽略每一個細節,而且他們會竭盡全力爭取做到最好。
在美國的一個大型音樂廳,大名鼎鼎的鋼琴家和作曲家帕岱萊夫斯基舉行演奏會。很多喜歡帕岱萊夫斯基的音樂愛好者出席這場演奏會時都穿得非常隆重,男士穿燕尾服,女士穿晚禮服,他們可不想讓自己的衣著配不上這場高規格的音樂盛宴。在眾多的觀眾中,有個母親帶著年僅9歲的孩子,其實才9歲的孩子未必能聽懂這種大師級的演奏,但是,母親花費重金購買演奏會的門票,帶著孩子前來,就是希望孩子能在聽完大師行云流水的演奏之后可以對學習鋼琴產生興趣。然而,孩子如坐針氈,根本不想留在座位上。趁著母親不注意,他居然偷偷地離開座位,又因為被舞臺上的鋼琴和聚光燈所吸引,他情不自禁地走上舞臺,憑著學習鋼琴的基本功,開始在昂貴的鋼琴上演奏《筷子》。這是一首很簡單的曲子,聽到舞臺上傳來不合時宜的鋼琴演奏聲,等待開場的觀眾發出的竊竊私語聲戛然而止,有些觀眾當即喝令孩子:“快走開,這是誰家的孩子!”“趕快停止這可怕的行為,別把鋼琴弄壞了。”這個時候,帕岱萊夫斯基在幕后也聽到了鋼琴聲,他沒有表現出任何憤怒,而是馬上走到舞臺上,坐在演奏的坐凳上,配合著孩子的節奏一起完成《筷子》的演奏。因為擔心男孩受到驚嚇,大師還小聲告訴孩子:“繼續演奏,繼續演奏!”就這樣,大師和孩子一起完成了《筷子》的演奏,孩子原本單薄的演奏在大師的配合和完善下變得很優美,很流暢。孩子的母親感動不已,因為孩子得到了大師的啟迪,不管未來是否真的能夠堅持學習鋼琴,這一刻對于孩子而言都是一生的榮耀和難以忘卻的記憶。
越是偉大的人,越是把自己放得很低,表現出謙遜友好的一面。而越是那些膚淺的人,反而會對于自己小小的成就沾沾自喜,甚至不可一世,得意張狂。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不在于成就的高低,而在于內心是否真的平靜祥和,且具有包容心。在這個事例中,如果大師當即把偷偷溜到舞臺上的孩子趕下去,而且對孩子聲色俱厲,那么一定會傷害孩子稚嫩的心靈,也會給孩子帶來難以消除的心理陰影,說不定從此孩子再也不想碰鋼琴。幸好,這個孩子足夠幸運,他遇到了寬容的帕岱萊夫斯基,被寬容對待,也感受到這位音樂大師的美好。相信未來孩子每次演奏鋼琴的時候,都會想起這次難忘的經歷,甚至會把帕岱萊夫斯基當成自己的榜樣和標桿,從而鼓起力量堅持練習鋼琴。不得不說,對于帕岱萊夫斯基而言,這是一次善意的舉動,但是,對于男孩而言,很有可能是影響命運的轉折點。只有心懷善意、風度翩翩的真紳士,才能做出這樣寬容有愛的舉動。
作為愛憎分明的男孩,如果你曾經因為他人的錯誤而橫鼻子豎眼睛,那么,從現在開始,不要再以這樣的強勢或者嚴厲的表現來震懾他人,而要更加尊重他人,也要給予他人更大的空間去成長和感受。當男孩表現出對他人的寬容和友好時,不但把自己的善意傳遞給了他人,也能夠從他人那里得到善意的對待,這才是最重要的。人與人之間的任何關系都是相互的,生活就像一面鏡子,我們呈現出笑臉,生活才會回報給我們笑臉。反之,如果我們對生活呈現出哭臉,則生活就會毫不遲疑地回報給我們哭臉。任何時候,都不要奢求得到生活的豐厚饋贈,唯有先對生活付出,并給予他人更多的尊重和友善,我們才能得到他人同樣的對待。尤其是男孩子,更是要有博大的胸懷,寬容大度地對待生命中出現的人和事情。
當然,教養來自父母的家庭教育和言傳身教,也來自孩子主動自發地學習,修養更是需要孩子在生活中多多積累。為此,不要急躁,更不要奢望一蹴而就,而要始終堅持點滴積累。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要想讓自己變得有教養,有修養,我們就要懷著寧可多做而不要錯過的心態,堅持全方位提升自己,把每一件小事情都做得恰到好處。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多與那些“紳士”相處,所謂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只有融入相應的圈子,受到更多志同道合者耳濡目染的熏陶,我們才能成長和進步得更快,才能更早一些真正成為受人歡迎的紳士。
上一篇:放下心中重負,才能輕松上路
下一篇:教孩子成為家庭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