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應對別人給你的難堪
沒有一個人能免于被數落,但是許多時候讓我們無法承受的是,你親耳聽到這些話從別人的嘴巴中蹦出來。這時,最理智的回應不是惡語相向,或是立刻還以顏色,而要有理有據地去改變對方,直至他感到理虧。
有兩位外科醫生為一個外科手術大傷腦筋,于是他們不得不中斷手術。這時,一位受過高級訓練的護士向這位外科醫生建議:“為什么不試一試呢?”其中一位外科醫生大聲回答她:“因為我們記得你上個禮拜漏記了一位病人的病史。”那位護士羞得滿臉通紅,無言以對。
有個人,在飯店用完餐后,為了表示受到良好招待的謝意,給飯店招待留下了20美元的小費,而他的妻子卻收起了這筆錢,大聲說:“招待得并不好,吃飯時總是嘮叨我們太難侍候,所以,不值得給這筆小費。”這個人只得怏怏地溜出飯店。
生活中我們都很熟悉這類淘氣式的反派角色,他們往往是你的朋友、同事或愛人。在公開場合他們摟著你的肩,告訴人們你曾經有過的一次錯誤或失策,或者指出你擁有堪稱“飯桶”的笑料,使你感到刺痛。如果你因此而發火,他就會說他只不過是跟你“開個玩笑”,并且說你太過敏、缺乏幽默感。對于這類不期而遇的人際交往中的遭遇,有兩種不同的處理方法。
一種是消極地抵御,或是因無地自容的羞愧而無言以對;或是憤怒的感情暴發聲色俱厲地反抗。這會對你良好的公眾形象帶來損失。
另一種是積極地應對,利用這類不利的交往信息獲得良好的交往得益,不但能有效地抵御尋釁者的行為效果,而且能贏得人們更多的尊重和歡迎。
華盛頓大學社會學家愛德華特·格勞斯曾對交往窘迫研究了多年,他指出遭到公開的羞辱當然不是一件好事,更不是一件可容忽視的瑣碎小事。當因羞辱而受到感情傷害時,大多數人會失態:發火、口吃、臉紅。但你應該有另一種選擇——保持理智,控制情緒。
不要花很多時間陷于煩惱而要理性地分析:“為什么這個人要侮辱我?”有些人蓄意使你感到窘迫,是因為他在心理上覺得受到了你的威脅,或是為了報復在他感覺中你曾做過的對他不利的一些事。另有一些人則僅是出于一吐為快而在不經意間羞辱了你。
對此,過多地去猜測這類人有什么不良動機的做法,在實際上不一定正確,因為對方很可能是不明白你會因此而受到傷害。當你向他指出這類失言的非禮之舉時,這些出于好意的卻拙于表達的人通常是會立即向你致歉的。
當然,究竟如何來應對這類窘迫的遭遇,得看當時的具體情況。如果你的老板或上司在同事們面前指責你,而且很可能下次還會這樣做時,你可以用以下的話來應對這種情況,從而以冷靜的自信來維護你的自尊:“我們是否能單獨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同樣,如果受到配偶或好朋友的這類傷害,與其回敬以挖苦式的譏諷,倒不如平靜地向他說明,你感到受到了他的傷害。如果他繼續使你感到窘迫,你可以向他進一步表示你將失去對他的信任。這種應對能力充分顯示了你的魅力與高超的感情控制力,使傲然的對方感到相形見絀,從而反省自己的言行。
當有些人第二次有意羞辱你,使你感到窘迫時,你也許需要采取更嚴厲的措施。有時你必須當場阻止他,對他說:“看來你是有意讓我感到難堪,能否告訴我這是為了什么?”或者對他這樣說:“你看來很煩惱。是否有些什么使你不愉快的事情呢?”這種應對能表現出你的不失于人的理智、不難于人的良好素養,從而贏得旁人的尊重,獲得對方的認同,改變他的消極心態,改善與增進雙方的關系。
在現實中,不管你采取什么態度,最重要的是切忌發火發怒。失態只能讓尋釁者占上風,而且會招致更深的敵意。
上一篇:狡猾做事靠算計求生
下一篇:用善意的謊言多助人,不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