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與物質的話題
早上接到姐姐打來的長途,言語中流露出輕松和快樂。這在她已是長久沒有過的事情了。說來很簡單,她搬進了新房子。她說她一個人在房間里走來走去,覺得如夢境一般:這樣好的舒適的房子是我的嗎?她反復這么想,這么問自己。
在此之前,她住在一棟由辦公樓演變而來的宿舍里。這樣的宿舍在許多城市里都能見到,我就曾經住過。一家一間房子,十幾家一間公共廁所,走廊上燒菜做飯,走廊上堆積雜物。姐姐在這樣的房子里住了七、八年,一家三口將唯一的房間一分為二,里一半睡覺,外一半吃飯會客。問題在于這房間總共就十幾平米,分成兩半后,里一半就只能放一張床了。他們只好把床墊直接放在地下,在床墊與衣柜之間的空隙里鋪上厚厚的墊子,作為女兒的下榻之處。我的小外甥女就在這樣的地鋪上睡到了四年級。
我曾在她的家里住過,是個夏日。當傍晚從外面回來,一身大汗想洗澡時,卻不得不自己提著一桶水到那個尿臭刺鼻的公共廁所里去。當我走進去時,一個強烈的愿望就是馬上成為一個有錢人,為姐姐買一套房子,讓她離開那兒。我對錢的渴望在那一刻是如此的強烈。
當然,到現(xiàn)在我也沒能成為有錢人。姐姐是在苦熬到四十歲時,自己分到了一套屬于她的新居。
姐姐在電話里說,由于搬進了新房,長期以來抑郁的情緒一掃而光。她為此勤快起來,在杭州七月的天氣里不停地打掃房間,一身大汗之后就去沖澡。“太方便了!太舒服了!”姐姐這樣稱贊那個很多人已習以為常的熱水器。“廚房里有個很大的灶臺,做起飯來非常方便。總之,一切都讓我滿意,每天出門上班都很愉快……以前我很鄙視看重物質利益的人,今天才知道,物質原來可以帶來如此大的快樂!物質可以轉化為精神。”
姐姐的快樂讓我想起,就在不久前,我還為物質和精神的問題和一位朋友發(fā)生了分歧。我們?yōu)樵摬辉摽粗劐X財爭執(zhí)起來,并且不歡而散。
他先感嘆說我們這一代人運氣不好,等到真的擁有財富時就已經老了,來不及享受現(xiàn)代化就如烈士般在黎明前死去。我說我并不這樣認為,不擁有財富仍可以擁有快樂,窮也好,富也好,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快樂和幸福。他便說我現(xiàn)在不看重財富是因為我還沒有真正擁有財富,只有真正擁有了財富的人才能超越財富。不然的話不看重只是一句空話。
從字面上理解,我覺得他的話不無道理,可憑一種直覺,我卻不愿認同,我總覺得他的話有哪里是不對的。
我沒能說服他,他亦沒能說服我。雖然這位朋友平日里并不是個看重錢財?shù)娜耍瑧撜f是個很重視精神生活的人,但恰恰在近兩年有了一些錢后,他生發(fā)出了這樣的感慨。可見今天這個時代,物質對人的影響已是越來越大了。
今天接到姐姐的電話,我忽然明白了我想要表達的是什么。的確,物質可以帶來精神上的快樂,但并不是所有的物質都能帶來精神上的快樂的。比如姐姐的這套新房子,如果換給一個二十來歲、從小生活條件就很好的年輕姑娘,她不會覺得幸福,她只會覺得還不夠好,還沒有像電影電視里那樣堂皇。只有在物質極度匱乏的環(huán)境中生存過的人,才能在獲得一點點物質后就感到滿足,也只有對物質不太在意的人,在擁有了物質后才能體會到其中的快樂。那些一直以積累財富為生活目標的人,我不相信他能從物質中得到多少快樂。物質轉化為精神,是要有精神作酵母的。
如果說真正的擁有了財富才能超越財富,那么,什么樣才算是真正的擁有財富呢?是以銀行的存款數(shù)為標準,還是以生活的舒適程度為標準?沒有一定之規(guī),我想在任何一個社會任何一個時代,都只能相對而言。相對而言的話,我們就不難在我們的生活中找到這樣的人,他們的生活水準和周圍的人已拉開了較大的距離。但在這些人中,又有幾個是超越了財富的呢?恰恰相反,他們往往深陷其中,他們總是認為他們的財富還遠遠沒達到他們所期望的:有了小車后,他們會為小車不夠檔次而焦慮;小車上了檔次后,他們會為車旁缺少一名時髦女郎而焦慮;時髦女郎坐上后,他們還會她的脖子上缺少珍貴珠寶而焦慮;珠寶掛上后還會為懷里沒有一條名貴卷毛狗而焦慮;當這一切都具備之后,他們還會為把車開到什么樣的娛樂場所才不失身份而焦慮。凡此種種,永不滿足。
我們有時在報紙上會偶爾看到,某個億萬富翁將自己的財產全部捐獻給了社會,決心再從一無所有開始奮斗,我們就會覺得十分驚訝和奇怪,因為這樣的人實屬罕見。可是我們不是常常看見一些并不富有的人,拿出自己的錢財來幫助他人嗎?兩年前我曾在電視上見到一個普通女人,她每年都拿出錢來幫助一個失學兒童,已經幫助了六位(現(xiàn)在可能又增加了)。她并不富有,自己還有孩子。這件事對我的影響深刻而久遠的。在對待錢財?shù)膯栴}上,我還遠不如這個女人大氣,雖然我也作了種種努力。
應該說財產的擁有和善心的擁有、物質的擁有和精神的擁有是永遠不成正比的。你可以說那些樂于助人的人是因為自己富不了,沒體會過擁有很多錢的妙處,就不在乎錢了。那么,人類對財產的正確超越究竟應該是怎樣一種情形呢?是不是自己富足了再考慮其他?問題在于,什么樣才算是富足了呢?
對許多人來說,他們終生都達不到他們所期望的物質標準,終生都在為自己的幸福而奮斗,他們是永遠無法超越財富的;而對另一些人來說,他們雖然終生清貧,終生沒能過上好一些的物質生活,但他們卻達到了他們所期望的精神境界。兩類人都可以舉出很多。
也許最為理想的是,在精神追求的同時,獲得了物質利益。也就是說,從事一項既能滿足精神追求、又能帶來大筆錢財?shù)氖聵I(yè)。但就目前來說,這樣的人恐怕很少。更多的人都在這兩者之間顧此失彼。
我這樣寫也許會讓人覺得很枯燥,那么我們還是回到生活中來。我的姐姐在她四十歲的時候終于擁有了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也就是兩居室而已),她為此快樂,影響了我,我也為此快樂。我們共同感謝房子。在此之后,她將住在這所房子里,努力做個稱職的編輯和稱職的母親,寫一些自己喜歡的文字,去追求精神上的快樂。因為在她看來,精神和物質的欲望是交替出現(xiàn)的,當物質上得到一些滿足時,精神上的不滿足就出現(xiàn)了。
我想許許多多的人都是如此。如此,社會才能平衡。
最后我想說,真正超越財富的人,是那種不會因為自己不如別人富有就苦惱的人,也不會因為自己不富有就拒絕幫助別人的人,更不會因為物質上的不如人意就放棄精神生活的人。在他們那里,一點點的物質就可以轉化為博大的精神。
慶幸的是,在今天物欲橫流的社會里,這樣的人我們仍隨處可見。
1995年夏,成都
上一篇:祈禱安寧
下一篇:美麗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