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隨筆——隨性從容才更美麗
我喜歡讀散文隨筆一類的文章,最近買了一本著名作家出版的筆記。這位已至暮年的作家從自己二十多年間寫的筆記中篩選出一部分整理成書,沒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沒有驚心動魄的精彩瞬間,有的只是一個個平淡的生活片段。比如路邊陌生人的一段對話,比如關于祖母的夢和一段簡短的回憶,比如和朋友聊天的內容,再比如對一個陌生人的外貌描寫。長的不過五六百字,最短的只有一兩句話而已。如此種種,隨性而從容。
周末,我在閑暇的時光中翻開了這本書,手邊是一杯沒有味道的涼白開。彼時正是午后,太陽被厚厚的云層遮住了鋒芒,露出微涼而慵懶的天光。就像這本筆記,不需要刻意的雕琢和修辭,就自有一份愜意與感悟。我覺得,這亦是一個女人最好的狀態。
隨性不是放縱任性,而是一種不計價、不焦慮的灑脫;從容不是隨波逐流,而是一種處變不驚的魄力。
小風大學畢業以后,在家附近找了一份不錯的工作,由于和父母住在一起,生活過得特別愜意。工作之余,她經常學一些新菜式,做給父母嘗鮮,周末要么和朋友吃飯、逛街,要么在家做自己喜歡的事。在外人看來,小風的生活除了單身以外,簡直完美。
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面臨的壓力其實并不小。
她已經二十六歲了,還沒有找男朋友,父母催她,親戚催她,就連朋友和她聊天時,也會時不時地提起這檔子事。我問她:“你不想談戀愛嗎?”她笑呵呵地看著我,說:“想,太想了,但是這種事哪能強求呢?”
小風跟我訴過苦,說家里人隔三差五就勸她多交朋友,多認識些人,給她安排各種相親活動,甚至為了她的“終身大事”關注起了各檔相親節目,讓她覺得特別無奈。“我倒不是討厭相親,但是只要相親失敗,就會被說眼光高、挑剔。”小風皺著眉頭說。“有時候,我真想把工作辭了,逃到一個誰也不認識的地方。”不過,她很快又笑了起來,打趣道:“誰讓我是他們的女兒呢?他們不催我我還要跟他們急呢!”
在感情這件事情上,小風始終抱著隨緣的態度。直到二十八歲時,小風遇到了一個男人。
兩個人是在一次朋友聚會上認識的,按照小風的說法,她第一眼看到這個男人,就有一種奇妙的感覺。那天,兩個人聊得非常投機,小風覺得自己喜歡上對方了。不過,小風沒有立刻投桃送李,相反,她表現得非常從容。雖然兩個人互留了聯系方式,但那次聚會后,小風并沒有主動聯系對方,按小風的話來說,就是不能被所謂的“一見鐘情”沖昏了頭腦。
直到相識一年后,兩個人才正式確立了戀愛關系。現在的小風,是一個幸福的妻子,也是一位幸福的媽媽。
反觀那些因為受不了輿論壓力而草草結婚的女人,她們婚后的生活大多是不盡如人意的。
幾年前,一個朋友打電話給我。她說她現在經常反思自己,因為她總覺得周圍人的一些觀點和原則跟自己格格不入,也不知道是他們有毛病還是自己有毛病。她給我舉了幾個例子,其實都是一些生活瑣事,大部分都不存在誰對誰錯,只是想法不同罷了。前兩天,還是這個朋友,我們聊起了當年那番談話,我半開玩笑地問她:“到底是誰有毛病,你現在有答案了嗎?”她爽朗地笑:“我思前想后啊,還是覺得自己有毛病。”她告訴我,自己這么說,倒不是說自己的觀點和原則有問題,事實上,很多事情是沒有對錯的,只是這幾年糾結夠了,也就看開了。“過好自己的生活,別人如何就隨他去吧!”她說。
這讓我想起了另一個朋友,總是因為別人的想法或做法和自己不同而感到不滿,這種不滿越積越多,就變成了抱怨和嘮叨。每次想起她,腦海里浮現出的都是一張陰沉的臉。就這樣,一個容貌嬌好的“玉女”,就生生變成了令人討厭的“祥林嫂”。
薛寶釵有詩云:“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我是很喜歡這句話的。這里的“淡”,正是一種隨性、從容的人生態度,這樣的女人才更嬌艷動人。
女人的一生,從青絲到白發,總要經歷很多起起伏伏。痛苦、傷心、困惑時,最好的解藥就是“揮一揮衣袖”。這樣的女人就像一本散文隨筆,無論外面的世界如何變遷,她們的內心依舊安詳寧靜,清新雋永,這何嘗不是一種強大呢?
上一篇:教育,媽媽的言傳身教不可少
下一篇:無名小卒是成功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