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對男女哪兒去了
女兒小時候,最喜歡去的地方是人民公園、小義烏商品城、大福源超市。大福源到了后來改名為“大潤發”。在女兒咿呀學語的小嘴里,一些名字難免會有些偏差。于是“大福源”成了“大服務員”,“嘉匯文具”成了“嘉匯玩具”。經過不厭其煩的糾正,她才能改得過來。小孩子之所以喜歡這些地方,目的性是很明確的。超市里有好吃的,公園里有好玩的,“小義烏”有各種各樣的玩具。
女兒第一次去大福源的時候,是剛剛學步不久。那天,我和妻子都休息,決定帶孩子出去見一見世面。于是我們把小家伙梳洗打扮一番,穿上開襠棉褲,塞上尿布,放進后車座里,綁上安全帶,向大福源進發。
坐在購物車的寶寶椅上,小家伙瞪大了眼睛,晃著小腦袋,四處觀看。這里好大呀,她心里想,比我們家附近的政通超市可大多了呀!哇,這么多的人啊,還有跟我一樣大的小寶寶,也坐在我這樣的車里!哇,這么多好吃的,我到底要拿哪一個呢?那時候,女兒已經認識薯片、餅干和飲料了。于是我們選了些食品,然后又上二樓給她買了幾個小玩具。超市里的玩具很貴,買玩具我們的首選是小義烏商品城。
離開的時候,快走到超市門口時,我們把小家伙放到地下,讓她活動一下腿腳。前面有幾個島式貨柜,上面擺著促銷的衣服和鞋子。走過貨柜拐角,小家伙忽然扭頭往回跑,轉到貨柜后面去了。小孩子總喜歡到處亂跑,這個情有可原。我們剛想跑過去追她,小家伙卻又從貨柜后面歪歪扭扭地跑了出來,一邊跑還一邊咯咯地笑。在我們快要捉住她的時候,她卻又“嘰嘰嘰嘰”地跑回去。我正納悶,小家伙干嗎呢?妻子反應比較快,朝我擺擺手,示意去貨柜的另一頭躲起來。于是我倆貓著腰在貨柜后面藏了起來。
“她干嗎呢?”我問。
“她的意思是,她藏起來了,呵呵!”妻子回答。
我恍然大悟,小家伙還有這心思呢!
我們躲在后面,沿著貨柜朝女兒那邊靠近,探頭一看,小家伙正晃晃悠悠跑過了貨柜的拐角,于是趕緊跟了過去。小家伙跑出去之后,站在那兒發呆。可能她心里想,那一對男女去哪兒了?剛才明明在這里呀!是不是讓人販子拐走了呀!沒有他們我將來的日子可怎么過呀!正在小家伙猶豫不決的時候,媽媽從后面躡手躡腳跑過去,一把把她抱起來,“哈哈,逮著你啦!”小家伙手刨腳蹬,嘎嘎笑個不停。
小孩子的思考能力其實從一出生就有,只是太小的時候,語言、行動受到很大的限制,他們的思維不容易被察覺。等到他們慢慢長大,才會慢慢表現出來。孩子的思維與想象力對大人來說,是一個天真的未知的世界,需要帶著一顆愛心細細揣摩。刻意阻止與呵斥一直都是大人們的習慣,但這卻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上一篇:那夜,星光燦爛
下一篇:難忘的開襠褲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