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學
關于幼兒學特長好不好,不同家長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學特長是一件好事,將來發展的道路會更寬。有的認為給孩子太多的壓力,容易讓他們產生厭學情緒。我的看法很簡單,自主權全在孩子,只要她積極要求的東西,我一般不攔著。當然,我作為家長也有自己的想法。我的想法不如其他家長那樣遠大,什么一技之長,什么將來的發展,這些我基本沒有想過。我支持孩子學習特長目的有三個:一個是讓孩子長長見識,增加一些人生閱歷;一個是用這種手段漸漸縮短她玩耍的時間;再一個就是,讓孩子從小培養吃苦耐勞的品質。
我認為,學特長并不一定是為了一技之長。聽好多人對我說過,萬一孩子將來學習不好,可以憑一技之長去報考一個藝術院校。我沒有這么遠大的抱負。我只想讓孩子多學點東西,長長見識,開闊一下眼界。有人說人生短暫,該吃就吃,該喝就喝,該玩就玩。那你為什么不說,人生短暫,得多學些東西呢?古人說,朝聞夕死,不為晚矣;古人也說過,寧愿花下死,做鬼也風流。不同的人,三觀也不同,永遠無法茍同。就像跟一個螞蚱討論一年有四季一樣沒有意義。一個人的時間終究有限,有目的的學習的時間漸漸增多,無目的的玩耍的時間必定會減少。我想通過這種手段,慢慢將孩子引上??茖W習的道路。吃苦是福,我長大了終于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但是現在的孩子哪有吃苦的機會呢?特長班和輔導班給了他們機會。別人家的孩子在盡情玩耍的時候,他們卻要聽老師講課。休息日里背著書包東跑西顛、四處求學,說實在的,很辛苦。對,要的就是這樣的辛苦。小時候受過辛苦的人,長大了才會懂得拼搏,這是毫無疑問的因果關系?,F在學生的負擔讓人咂舌,提早讓孩子受一點兒辛苦,也是為他將來能夠適應學校的氛圍做一下小小的鋪墊。
這畫從哪兒買的
美術班的常老師經常到各班去做動員,鼓勵孩子們學畫畫。
小家伙回家說:“媽媽,我要學畫畫。”
想學東西,當然是好事,我們給小家伙報了名,買了蠟筆和圖畫本。
女兒在美術班畫的第一幅畫是小金魚,盡顯孩童的天真與稚嫩。但是一看就知道是金魚。美術課一周一節,每逢那天去接孩子,我的興致就會特別高昂。我很想知道,她今天又畫了一幅什么樣的畫,技法有沒有提高。女兒對畫畫一直保持著很高的興致,一見到我便拿出她的畫:“爸爸,你看!”
“不錯,不錯,畫得不錯!”我趕緊表揚。
我從來都沒有想過要挖掘孩子的藝術天賦,以便將來把她培養成一名畫家。但我認為,人不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認真對待,而且一定要有模有樣。如果沒有這種品質,將來不論做什么,都很難會有前途。
常老師一直都很喜歡我女兒,小家伙的表現在同一期學生里一直都是出類拔萃的。隨著不斷學習,繪畫的難度不斷增加,從蠟筆到水粉,到刮畫,又到后來的國畫。學畫畫已經很自然地融入女兒的生活當中,她早就習以為常,從來沒有產生過厭學的情緒。
有一次,女兒畫了一幅水粉畫,我們拿著回家。那時候,女兒的創作工具已經從16開的圖畫本換成了4開的白色卡紙。由于紙太大,顏料又不太干,所以我們只好一路提著。遇到小區里一位女士,問我們:“你們這是買了一幅畫嗎?”
孩子媽媽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心里想:“沒你這么恭維人的。”
“這是她畫的呀?!焙⒆計寢屨f。
“啊,是嗎?”女士備感驚訝,拿過來仔細地瞧,“畫得這么好啊”!
畫上是一只大獅子,涂得五顏六色的,有點印象派的風格。孩子的畫,盡管歪歪扭扭,卻是自然的天真與浪漫,給人一種舒服、可愛的感覺。
幼兒園的墻壁,幾乎全部用來做了宣傳園地。樓梯兩邊的墻上貼滿了美術班孩子們的畫,都是大班小朋友的作品,用來展現素質教育的成果。等女兒升到了大班,她的畫也被選出來貼在了墻上。有一天,我接她放學,下樓梯的時候,她指著墻上,驕傲地對我說:“爸爸,我畫的!”
我一看,可不是嗎,一幅水粉畫,上面的名字和年齡都是她自己寫的。那個時候,孩子們已經都會寫自己的名字了。那幅畫的內容我依稀還記得,藍色的湖面,白色的天鵝,湖邊還有綠樹。孩子們的畫,色彩很鮮艷,對比很強烈,具有很強的裝飾效果。
女兒學國畫的時候,正好單位向職工索要子女的書法、繪畫作品,用來裝飾網站,展現職工家庭生活。我拿了女兒的兩幅國畫。拿的時候,娘兒倆好一陣挑,不能挑最好的,怕一去不回,也不能挑最差的,怕拿出去丟人。那幾天在單位,經常有人見了我就說:“你閨女畫畫好好啊!”我心里免不了沾沾自喜。記得因為那幅畫,單位還給了一個小獎品,好像是個相冊。
孩子的畫不在于好壞,而在于心。她懷著一顆愛心去作畫,注定會打動你的心。如果她老琢磨著這畫能賣多少錢,那看起來就會覺得別扭。欣賞藝術,看的不完全是技法,最重要的是與作者的心靈交流。
孩子的歪歪扭扭、濃淡不均,帶給人們的卻是天真爛漫的感覺。但是,如果大人的畫缺少功底,看起來就會顯得別扭。如果畫家的功力達到一定程度之后,很可能就會返璞歸真,重現孩童的爛漫與天真。這樣的作品寥寥無幾,而往往可以賣出天價。
難舍的泰迪熊
一天接孩子放學,在前院碰見“劍橋少兒英語”的人來幼兒園招生。小家伙好奇,便湊過去看。
“你學嗎?”我問她。
她說:“我學。”
于是給她報了名,領了一套教材,裝在一個印著品牌標志的手提袋里。另外,人家還送了我們一個小毛絨玩具。小家伙提著袋子,拿著玩具,高高興興回了家。
我家寶寶對英語并不陌生,以前有所接觸。上幼兒園之前,我曾經教過她一句兩句。剛入園那會兒,正趕上手足口病盛行,保健老師每天都要在門口檢查孩子們的小手。
小家伙指著自己懷里的小豬,跟保健老師說:“What's this?”
保健老師大感驚訝,這小孩會說英語??!會說什么呀,只會那么一句兩句。
英語課安排在星期五下午。到了時間,“劍橋少兒英語”的老師便會來各個教室領孩子,然后到三樓的一間教室里去上課。等下了課,幼兒園也恰好放學。
于是以后再接孩子,她不一定就在教室里。老師會告訴我們,去學畫畫了,或者,去學英語了。我常常摸到三樓那間教室的門口,從門上的玻璃往里偷窺,看看小家伙的學習狀態如何。十幾個孩子坐在各自的小板凳上聽老師講課。女兒極其認真,手放在腿上一動不動,瞪著眼兒望著老師,偶爾舉一下手回答老師的問題。相比之下,其他的幾個孩子顯得不太安靜,有的搖頭晃腦,有的東張西望,有的還在板凳上練習一字馬。我暗暗覺得欣慰,最起碼小家伙沒有浪費我的錢。
回到家,小家伙讓我放光碟給她看。她站在電視機前面,一邊做著手勢,一邊跟著畫面大聲地念:“Go to bed. Go to bed.Come to here. Come to here.”那樣子既滑稽又可愛,十分討人喜歡。
有一次,英語老師對孩子媽媽說:“你家寶貝好厲害呀,她認識單詞!”
孩子媽媽一頭霧水:“不可能呀,又沒人教過她。”
原來,老師給小朋友們放光碟,只要單詞一出現,碟子里還沒讀,小家伙便開始讀了,而且每一句讀得都十分準確。于是老師便斷定孩子認識單詞。我也不相信孩子能認識單詞,她可能是憑借音樂節奏判斷的,也可能是別的什么,反正孩子的方法,大人們是想不到的。
“劍橋少兒英語”只開了兩期,然后就不知去向了。不過中二班自己又加了英語課,由侯老師現學現教。為了讓自己的教學更加生動,侯老師拿來一些小動物玩偶,擺在教室前面的桌子上。
一天去接孩子,小家伙賴著不肯走,一直等到其他小朋友都被接走了,這才抱著一個小泰迪熊跑到我跟前:“爸爸,我可以把小熊帶回家嗎?”
我一看,這是侯老師的教學道具,便跟她說:“這個不可以帶回家的。”
“我想帶回家!”
看著小家伙,我心里埋怨她凈給爸爸出難題。我跟她說:“你去問老師讓不讓你帶。”
“你去問?!彼刮?。
我臉皮可沒那么厚,便耐心地跟她解釋:“寶寶現在長大了,一些問題得學會自己去解決?!?/p>
女兒后來終于鼓起勇氣,去問侯老師:“老師,我可以把小熊帶回家嗎?”
“你要把小熊帶回家呀?”侯老師問。
“嗯!”
“明天不要忘記帶回來,我們上課還要用。”侯老師說。
于是小家伙懷抱著泰迪熊,高高興興回了家。從那天開始,每次放學小家伙總要磨蹭到最后,等別人都走了,然后抱著小熊回家。沒過多久,其他小朋友發現了這個秘密,便紛紛去找侯老師:老師我要這個,老師我要那個。
侯老師急了:“好啦,誰也別拿了!”
一個星期五的下午,別的小朋友都走了,小家伙依然抱著小熊在玩。她想,既然不能把你帶回家了,那我就多陪你玩一會兒吧。侯老師見她那戀戀不舍的樣子,便又動了惻隱之心,跟她說:“這樣吧,你今天把小熊帶回家,跟它玩兩天,以后就不要再帶了,好不好?”
“好!”小家伙愉快地答應了。
上一篇:我們還是要回來
下一篇:易受驚嚇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