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績太差,被人歧視怎么辦
調查顯示,各國容易發生歧視現象的情形有所不同。中國學生最容易因成績不好受歧視,經常遭遇此情形的學生比例達24.5%。日本學生因為長相、性別受歧視比例最高。韓國學生因為家庭情況不好受歧視比例最高。美國學生遭受歧視最多是因為長相問題。
這個調查結果表明,很多學生因為成績太差被歧視,這一點在我們的孩子們身上屢見不鮮。因為成績差,被人歧視,他們活在父母的指責中,活在老師的鄙夷中,活在同學的嘲笑中,有個女孩子這樣回憶自己的初中歲月:
“我小時候不知道學習,很愛玩,雖然愛玩一開始成績還算理想,但初中成績開始大幅度下滑,只是因為上課時候不聽講回答不上問題,被同學起外號,被老師體罰,我性格也很內向,從此變得自卑,成績也一日不如一日。我的父母也不能寬容和理解,打罵也很多,現在想起那個時期真有如噩夢一般。”
這應該是很多成績差的孩子的共同心聲。的確,成績似乎是評價一個學生能力和人品乃至一切的標準之一,但作為一個孩子,畢竟心理承受能力相對較弱,在這種歧視中,他們開始自卑、墮落、自暴自棄。
作為家長、同學和老師,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那么,我們家長該如何應對呢?
家長如何應對:
第一,找到孩子成績不好且被歧視的原因。
(1)孩子成績不好,是什么原因導致的,是家庭教育問題。還是學校的學習環境問題或者是孩子自己對學習沒什么興趣。
(2)孩子在學校為何被同學和老師歧視,是孩子在學校調皮導致老師和同學的不喜歡,還是孩子在溝通、人際網絡、社交出了問題或者在學校不尊師重道。
(3)是孩子自身的學習態度不行還是孩子自尊心強,不能受到任何指責。
第二,父母和孩子之間多溝通,以自身的經驗說故事,講自己以前失敗、成功的事情或者講一些名人名事,激勵孩子,讓孩子學會接受。
第三,加強孩子對人際交往的訓練。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去參加集體親子活動,既可以培養孩子和家長之間的融洽關系,又可以學會人際交流,與人溝通,尊重他人。
第四,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好四種角色。一做孩子的導師,包容、理解、引導孩子走出陰影。二做孩子的朋友,分擔孩子的痛苦與歡樂,陪伴孩子一路成長。三做孩子的榜樣,示范給孩子看。四做孩子的啦啦隊,分享孩子的每一步成功。
第五,幫助孩子把成績提高起來。畢竟成績也能說明一定的問題,如果成績一直比較差,會一直影響孩子的成長。所以,家長要注意發現導致孩子學習成績差的主要原因,對癥下藥,有針對性地為孩子輔導一下,使成績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建立孩子的自信。
第六,讓孩子培養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好的學習習慣是最好的學習方法,孩子們都很聰明,之所以成績較差,是因為學習方法不對,學習習慣不夠好,因此要從這方面著手。讓孩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及時完成作業等。
第七,我們告訴孩子應如何正確面對別人的看法。我們要告訴孩子,自己更應該努力改變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不要因為成績差,被人歧視,就放棄繼續努力和學習,你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讓自己重新被人重視和尊重:
(1)發揮自己其他方面的專長。事實證明,有特殊技藝的孩子更能吸引別人的眼球,更能贏得同齡人的贊揚和崇拜。
(2)與人為善。一個成績差,但性格美好的孩子不會被人歧視,他接受到的更多是幫助。
(3)努力學習。畢竟任何時候,學習是一個學生的天職,同學和老師以及家長都會看見你的努力,并會伸出援助之手。
總的來說,我們要告訴孩子,即使因為成績差遭遇別人的歧視,也不應該自甘墮落,而是讓這種精神壓力成為你學習和努力的動力,和善地和周圍的每一個人相處,別人就會改變對你的看法!
上一篇:孩子不是小霸王,要謙遜有禮
下一篇:塵世浮華,要有一顆堅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