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想聽什么,你就說什么
俗話說:“求神要看佛,說話要看人?!比松弦话?,形形色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情,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心理。這時候,我們的語言表達方式也需要因人而異,需要迎合對方的性情、心理特點,才有可能影響對方心理。否則,一味地強勢或一味地退卻,只會使我們在交流中處于越來越被動的位置。所以,我們在與他人交流的時候,需要講究看準人下“話藥”,如此這般,才能使自己在人際交往中如魚得水、應對自如。
兩千多年前,孔子的學生仲有問:“聽到了,就可以去干嗎?”孔子回答:“不能?!边@時,另一個學生冉求也問了同樣的問題:“聽到了,就可以去干嗎?”孔子回答說:“那當然,去干吧!”公西華聽了,對于老師孔子的回答感到很疑惑,就詢問孔子:“這兩個人問題相同,而你的回答卻相反,我有點兒糊涂,想來請教。”孔子回答:“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p>
孔子的意思就是,冉求平時做事喜歡退縮,所以我要給他壯壯膽;仲有好勝,膽大冒進,所以我要勸阻他,做事要三思而后行??鬃诱d人也不是千篇一律,更何況是說話呢?我們在面對不同的說話對象,需要看準人下“話藥”,時而強勢,時而弱勢,這樣才能有效地影響他人心理。
《紅樓夢》里林黛玉拋父進京城,小心翼翼初登榮國府的時候,王熙鳳先是人未到話先到:“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尚未出場,就給人以熱情似火的感覺。隨后拉過黛玉的手,上下細細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賈母身邊坐下,笑著說:“天下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兒,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只可憐我這妹妹這樣命苦,怎么姑媽偏就去世了!”一席話,既讓老祖宗悲中含喜,心里舒坦,又叫林妹妹情動于衷,感激涕零。而當賈母半嗔半怪說不該再讓她傷心時,王熙鳳話頭一轉,又說:“正是呢!我一見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歡,又是傷心,竟忘了老祖宗。該打,該打!”
短短幾句話,王熙鳳把初次見到林妹妹的悲喜愛憐的情緒,表演得淋漓盡致。而那一字一句都值得細細品味,這些語言都彰顯著其性格特征。她知道黛玉是賈母最疼愛的外孫女,先恭維“天下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兒,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看似稱贊林黛玉,實際上卻是討好賈母,還捎帶博得了迎春等嫡孫女的歡心。然后提到黛玉的母親,硬是“搶先用帕拭淚”,看見賈母笑了,她也由喜轉悲。她拉著黛玉的手問這問那,主要是為了炫耀自己在賈府中的地位和權勢,同時,又在賈母面前表現出對黛玉的關心。
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鬼谷子曾經說:“與智者言依于傳,與博者言依于辨,與貴者言依于勢,與富者言依于豪,與貧者言依于川,與戰者言依于謙,與勇者言依于敢,與愚者言依于銳?!薄罢f人主者,必與之言奇,說人臣者,必與之言私。”一個人要善于說話才會受歡迎,而且要能夠根據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使自己的話語有“彈性”,那么,你的人際交往也會相應地收放自如。
1.見什么人說什么話
在我們開口說話之前,需要仔細觀察了解對方這個人,或是了解性格特征,或者了解他的喜好。在交談進行的過程中,勢必要“見什么人說什么話”。比如,對上司不能強勢,只能退避三舍;自己的利益受侵犯,必須強勢,以維護自己的利益。
2.對方想聽什么,你就說什么
當置身于一個談話環境時,你就必須清楚與對方的關系,了解對方的喜好禁忌,了解對方喜歡聽什么,討厭聽什么。這時候,洞悉其心理,對方想聽什么,你就說什么,那些討嫌的話絕對不能說。
3.肚子里有貨才能倒得出來
當然,為了能夠應對各種人,我們必須不斷地積累知識,拓展自己的知識面,這樣才能和什么人都有話說,才能夠說出對方喜歡聽的話。
上一篇:察言觀色,把話說到對方心里
下一篇:小幽默可以講出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