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號學生
班長張小露在錫山市泰豐小學四(二)班花名冊的第四十三號學號的位置上,莊重地寫上了一個大大的名字:王大智。從此,四(二)班42名同學的集體中,多出了一名學生。這是一名特殊的學生。
全班42名同學都是同一個年齡:10歲。他:16歲。全班42名同學都不超過一個身高:一米二十。他:一米六十四。
全班42名同學都聰明伶俐。他,嚴重弱智。
全班42名同學都有親愛的爸爸媽媽。他,因弱智被父母拋棄。全班42同學都度過了近四年的學校生活。他,一直住在社會福利院。
42強烈地關注著1,盡管一根本不知道世界上有個四十二。于是,四十二走近了一,把一請進了四十二,四十二變成了四十三。
一個尋常的星期五,卻又是一個不尋常的星期五。一清早,劉寧寧和鄭小影打了一輛出租車,去接王大智來泰豐小學。
路上,王寧寧告訴王大智:“今天,你上學了!”
王大智似懂非懂,歪著脖子,斜著眼睛,含混不清地說出了一個對他來說是全新的詞匯:“上學。”
王大智被接進了四(二)班教室,他被安排在第一排正中的座位上。進門時,他聽到了一陣熱烈的掌聲,看到了一片親切的笑容。
周老師走上了講臺。她用甜美的聲音說:“王大智,今天請你和同學們一起上課,好嗎?”
王大智望了望老師,笑了笑,像望著燦爛的太陽。
周老師說:“王大智,請你說‘上課’兩個字,好嗎?”
王大智又笑了笑,這回他笑出了聲:“呵呵,上課。”他又聽到了一陣熱烈的掌聲。他不由自主地回過頭來,面對著42名同學,他又看到了一片親切的笑容。
這堂課是數學課。周老師在講完了四則混合運算應用題后,專門為王大智講了一道題。
周老師問:“王大智,42+1=?”
王大智聽不懂,他不懂42是多少,也不懂1是多少。他笑著看了看老師,又回過頭笑著看了看全班同學。他答不出來。
周老師立刻說:“王大智,你看,你面對的是42個同學,他們就是42,你就是1。42加進一個1,你想是多少?”
王大智高興了,手舞足蹈起來,笑出了聲:“呵呵!呵呵!”
宋小雨站了起來,大聲說:“老師,讓我告訴他吧。告訴他后,他會回答出來的!”周老師點了點頭。
“王大智,”宋小雨說,“你說,是‘43’!”
王大智馬上回過頭來,望著老師大聲說:“43!”
周老師很激動,也大聲說:“你答對了。是43!你就是咱們班的第四十三號學生!你答得好,我獎勵你一面‘小紅旗’!”
王大智接過小紅旗,高興地舉了起來,揮動著大喊起來:“呵呵,43!”他又聽到了一陣掌聲,掌聲依然熱烈。他回頭面向大家,他又看到了一片笑容,但這次的笑容中閃動著許多淚花。
下午,班會開始了。教室的黑板上寫了一個大大的粉紅色的字:家。
同學們今天坐的方式很特別:42把椅子擺成了一個中國地圖的輪廓,一把椅子放在了錫山市的位置上。42名同學面向內,做成了“中國地圖”,“錫山”的椅子讓王大智坐了。
周老師站在“中國地圖”的當中,意味深長地說:“你們和我,和所有的中國人,組成了一個中國地圖。中國——就是我們的國家!”
同學們都自豪起來,王大智也自豪起來。
周老師問大家:“王大智坐的地方,是什么地方?”
鄧麗麗回答:“是我們的錫山市!”
“對,是我們的錫山市。”周老師說,“那么,錫山市是我們的什么呢?”大家都在想。
姚娟說:“是我們的家鄉!”
周老師有些激動了,她說:
“在我們可愛的家鄉里有一個四(二)班。
四(二)班里43名同學互助互愛,就像兄弟姐妹一樣。這又應當叫什么呢?”
這次大家異口同聲:“叫‘錫山大家庭’!”
周老師更加激動了:“同學們,在我們美麗的國家里有我們可愛的家鄉,在可愛的家鄉里有我們溫暖的大家庭。今天,我們的大家庭里又增添了一位新的成員,因此我們的大家庭便又增添了一份溫暖。讓我們的心緊緊地連在一起吧!我提議,大家手拉起手,一起高唱我們的班歌——《家,溫暖的家》吧!”
歌兒唱起來了,手兒拉起來了,43名同學緊緊相擁在一起了,歌聲和淚水交織在一起了……
班會的最后,班長張小露宣讀了一項決定:“從今天起,王大智是四(二)班第四十三號生。今后每周五接他來和大家一起過一天學生生活。”
王大智不尋常的人生開始了,四(二)班同學不尋常的童年開始了。四(二)班的同學們互助互愛,把自己的愛心給予了這個集體,組成了一個溫暖的大家庭。他們在這個家庭中享受著愛與被愛的幸福。知道這是什么嗎?這就是愛心。
上一篇:第一百個顧客
下一篇:精通多門科學的徐光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