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古文“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選自《論語·述而》,其古詩原文如下: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說:“吃粗糧,喝白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于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樣。”
孔子極力提倡“安貧樂道”,認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會總是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對于有理想的人來講,可以說是樂在其中。同時,他還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貴榮華,他是堅決不予接受的,對待這些東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這種思想深深影響了古代的知識分子,也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論語·里仁》中還寫道:
子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這是說,孔子書,讀書人志在修道,如果以破衣粗食為恥的話,實在不足以跟他談道,正可與本句之前段相互呼應。對孔子而言,生命的豐盛不在于美食或華服,而在于道的探索追尋。為此,孔子在《論語·里仁》又說:“朝聞道,夕死可矣”,指若能在早上聽聞了寶貴的道理,即使是傍晚離開了人世,也不覺惋惜。孔子的所言所行,處處顯露出他超凡豁達的人生觀。
我們常把“知足常樂”掛在嘴邊,卻“心”與愿違,外界的聲色犬馬,牽引著人走向欲望的深淵。俗諺說:“有錢能使鬼推磨”,金錢看似萬能,但貪財卻是萬惡之根,唯有返璞歸真,生活求簡,思想求深,才能體會如西諺所說:“心靈財富是唯一真正的財富。”
在《圣經》中,耶穌的門徒保羅曾說道:“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饑餓;或有余,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好比孔子的據義而為,保羅的秘訣在于遵行上帝的話語和教導。在這混亂的世代中,你是否也已找到生命里的指南針?
談到以“浮云”用詞,孔子可謂先發,后代文人雅士多喜歡以“浮云”為喻,如李白五律《送友人》中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講的是游子漂泊與故人牽掛的故事。王安石七絕《登飛來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其中提到的“浮云”,則意含雙關,暗喻奸佞小人。
上一篇:“只有把自己放倒在地,我們才能發現自己的價值”
下一篇:不以一眚掩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