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責任
為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學會主動擔負起責任。既要對自己過去的所作所為和曾經的努力和付出負責,同時也要對自己現在和未來的行為和努力負責。我們每個人都創造了屬于自己的獨特的人生經歷,我們從事的事情正是因為我們的存在,根據我們的意志按照一定的軌跡發展,也就是說是我們允許事情那樣發生和發展的。事實上,我們要做的僅僅就是看一看辦公桌上一堆又一堆的文件,就可以說明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或者說是即將按照我們的意志進行的,我們的精力都被束縛在這些文件上面,我們知道如何去管理它們、實施它們,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去為它們負責呢。
責任感是一個人健全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責任感也是我們立身處世、獲取成功乃至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所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質。因此,可以說責任感是成功者與生俱來所必須擁有的,只有那些擁有責任感的人才會去關心和愛護別人,才有可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才能夠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至于迷失方向。我們無論做任何事時都要時刻銘記我們所肩負的責任。缺乏責任感的軍人不是一個合格軍人,缺乏責任感的員工不是優秀的員工,缺乏責任感的公民不是一個好公民。如果我們是一名企業員工,那么,努力工作就是我們的責任,擁有責任感能夠讓我們表現得更加優秀。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有一個替人割草打工的男孩子打電話問一位太太:“請問你需不需要割草呢?”
太太說:“不需要了,我已經有了割草工。”
男孩又說:“我會幫你拔掉草叢里面的雜草。”
太太說:“我的割草工已經這么做了。”
男孩又說:“我會幫你把草叢與過道四周割得一樣整齊。”
太太說:“我的割草工也已經這么做了。謝謝你,小伙子,我真的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了。”
于是,男孩便掛了電話。
此時,男孩旁邊的朋友問道:“你不就是在那個老太太那里打工割草嗎?怎么還要打這個電話,有什么想法嗎?”男孩說:“沒有什么,我其實只是想知道自己做得到底夠不夠好。”
多問問自己做得夠不夠好。這就是責任感。
只有做一個負有責任感的員工,才會是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員工。在現在的企業管理過程中,企業也越來越重視員工責任感的培養。我們通常所講的員工的責任感就是指我們對自己在企業中所應當承擔的責任、義務的高度自覺性,只有當我們徹底地挖掘出自己的責任感,才會對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在工作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進而展現出且不斷提高自己的實力。
很多企業在其實踐管理中采取了很多改進措施,期望能提高企業的運行效率。采取的措施如不斷地調整企業的組織架構,激勵機制創新,更新各種規章制度等。但是,事實令人遺憾,其中的大部分企業的運行效率并未因此而得到真正的提高。一個企業的運行效率的高低,是與這個企業的組織架構、激勵機制和規章制度有關,但是問題的關鍵是,企業員工責任感的強與不強在其中對企業運行效率的高低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員工的責任感直接關系到工作態度問題,其對企業運行效率的影響只會更大。如果一個員工沒有高度的責任感,那么不論是依靠機械的架構設置還是強制措施的制約,都是不可能達到預想的效果。
有一家電子制造公司,有一天,三號車間的一臺機器發生故障,經過技術工人的認真排查,發現機器上面有一個螺絲壞掉了,導致機器不能正常運行。要解決問題,只要重新買一個同樣規格的螺絲裝上就可以了。可是,根據公司的規定,采購物品必須先由技術部門的工作人員填寫采購申請表,然后經過上級審批以后,最后交給采購部門去采購。但采購員跑了十幾家五金店,都沒有需要的那種螺絲。之后又先后去幾家大型的商場,結果還是沒有買到螺絲。這就花了好幾天時間,因為螺絲沒有買到,公司因為機器不能運行而部分停產。于是,越來越多的管理者介入到這個螺絲事故中來,一起想辦法希望能盡快解決問題,照常工作。
在這種的情況下,技術部門才想起拿出生產商的電話去詢問一下螺絲的購買方法。結果令人大跌眼鏡,生產商的回應是:你們所在的城市就有我們的分公司,那里肯定有螺絲銷售。一小時之內,那家分公司的人就把需要的螺絲送貨上門了,停產的問題就此解決。事實上,之前尋找地方購買這個螺絲就花費了近一個禮拜的時間,而這段時間因為機器停止運行而導致的公司部分停產的損失高達近百萬元。當月月底公司召開了總結大會,公司領導語重心長地說道:“這件事故是一次慘痛的教訓,僅僅一個小螺絲就造成損失近百萬元。從這件事故中可以發現,我們公司的一些員工,還有一些干部,他們的責任心不夠強,責任感不到位。從技術部門提交申請,再到各級審批,最后到采購員去采購,這都是符合公司的規章制度,沒有任何錯誤,可是事實是造成了極大的損失,誰也想不到,問題竟然是因為技術部門的工作人員在提交申請時沒有附上生產廠商的聯系方式,而在接下來的程序里涉及的人竟然連一個問的都沒有。”
實際上培養責任感是一個長期過程。我們在培養責任感的同時會受到許多外部和內部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企業工作結構的影響,企業考核和獎勵方式的影響及企業文化的影響,以及從眾心理和自卑心理的影響。
如果企業的工作結構不盡合理,那么員工就不容易對自己的工作產生滿意感,進而就很難全心全意踏實地工作,再往下發展,員工就不難對企業產生不滿,最終就導致他們不會去很好地服從企業的規章制度。同時,更為嚴重的是,員工對工作不滿,就更不可能對工作產生責任感,就更無從談起員工內部自發控制。現在的研究結果表明,如果企業工作結構合理,企業員工對工作滿意,那么他們就會對自己的工作負有高度責任感,在提高企業的運行效率的同時,也有利于企業的持續發展。
如果我們發現一個企業的員工有很強烈的責任感,那么幾乎可以肯定的是,這個企業的獎勵制度和績效考核做得一定很好。一方面,我們的工作積極性會直接受到績效考核的公平合理性的影響,只有在企業的考核制度公平合理的情況下,工作者才能感受到被公平地對待,才會對企業負有責任感。另一方面,通常情況下,把獎勵與績效考核結果掛鉤,也可以使員工認為,有付出就會有回報,多勞多得的感受激發了他們工作更加努力的熱情。相反,如果企業的考核機制和獎勵制度不夠公平合理,我們就會因此分心,并產生抱怨等情緒,全心投入工作都做不到,就更不要提還能形成高度的責任感。任這種情況發展,只會越來越糟,企業慢慢地會成為一盤散沙,沒有了自己的戰斗力。
我們的責任感還可以通過我們企業文化的人文力量來培養,企業文化不僅可以為我們創造一個和諧的人際關系、更能創造出一種歸屬感,給我們帶來一種豐富多彩的生活和一份寬松的工作環境,以及具有濃厚的深刻的內涵的工作氛圍。在這種氛圍的熏陶下,能夠充分發揮我們各自能力、實現自我價值。企業通過建立起共同的價值觀念、企業目標逐步建立起企業文化的凝聚力,進而把員工緊緊凝聚在企業的周圍,這樣,我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將油然而生。我們要做的就是順應企業文化的感召,自覺地將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匯集到企業的整體目標上,把員工的個人行為凝聚到企業行為的共同目標上來,從而凝結成為推動企業向前發展的巨大動力。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并不是削弱了我們的競爭意識,而一味地沉迷于所謂的文化中去,而是給予了我們更加舒適的心理環境和工作環境,在充實完善自身的過程中,不至于會因為畸形的人際關系或心理問題而牽絆,只會讓我們的實力在沒有副作用的情況下進行提高。
員工強烈的責任感就是企業堅不可摧的精神堡壘,正是因為有員工的責任感,企業的生命才得以延續和蓬勃發展。一個能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的人必然是一個敢于承擔責任的人。他不會因為個人的原因而使公司在激烈的競爭中做不好一項工程,鑄不好一座豐碑,只要他是公司的員工,那么他就要用自己的責任感為公司樹立起一方信譽,拓展出一片市場。從來不會因為自身的責任不到位,而導致公司在生產運作過程中出現紕漏,而直接或間接影響公司的信譽,影響公司在市場中的競爭地位。
在責任感的培養過程中要學會克服自己的惰性。美國哲學家威廉·詹姆斯曾經說過,在處理問題和對付生活的挑戰時,幾乎沒有人能夠發揮自身潛能的10%以上。或許是因為這種潛能的限制才導致人們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總是會或多或少產生惰性。惰性是可怕的,其后果就是使我們在工作中出現拖延、依賴、逃避等現象。人自身的惰性往往會導致我們在工作中得過且過,不愿意傾注更多的熱情。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責任感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努力,要做出幾倍于別人的努力與工作,這必然是非常辛苦的。而最終是屈服于惰性得過且過還是肩負起自己的責任邁向成功的彼岸,都取決于我們自己的選擇。
之所以有時候我們會缺乏責任感,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的從眾心理。人離不開社會,我們必然受到周圍其他人的影響。當我們在群體當中與多數人的意見或行為不一致時,常常會感受到來自外界的壓力。并且當這種壓力大到一定程度時,我們在心理上就會覺得很難承受,不能抵抗,這時就會采取與他人一致的行為或意見。所以當公司里大多數人都不具備責任感時,我們可能會為了維持和他人的一致性,不愿意突出表現自己,進而壓抑自己的責任感。事實上,這種時候表現出來的責任感更具有含金量,為他人而不敢為,采取適當的方式展現出自己的責任感,無疑會增加自己的信心和以后面對困難時迎難而上的勇氣。
事實上,我們中一些人不是不愿意承擔責任,而是不敢于去承擔責任。他們總是會認為自己所具備的能力和素質無法與其他員工相提并論,因此在工作中自以為無法承擔重任,把機會都拱手相讓。機會都給別人了,自己還談什么提高競爭力呢?追根究底,這種原因的最直接根源就是自卑心理。自卑表現為因為對自己能力和品質的評價過低,而無法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進而產生畏懼不前,自暴自棄的心態。如果我們不能客觀地、恰如其分地評價自己,就往往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從而沒有勇氣去主動要求去承擔責任。
競爭力就是要在成千上萬的人之中彰顯出自己的強大,只有敢于負責任,勇于負責任,才會受到領導賞識,同事稱贊,才會擁有更多更大的機會供你去拼搏和奮斗。有責任心的人才會是一個具有很強競爭力的人,才會是團隊和企業的棟梁。做事情是要有一定的目標,你可以向往金錢,向往理想,向往其他物質或者是精神的需求,這些需求可以促使你去不斷地拼搏和奮斗,但是請千萬不要忘記,在你做事情的同時,你還有自己應該擔負的責任,這是排在其他一切需求之前的。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責任都可以不要,那么他所追求的東西無異于水中花,鏡中月,到頭來還會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履行責任是立身處世的根本,要想獲得強大的競爭力就必須擁有比別人更強大的責任感。如果做事純粹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理解,可是如果一旦出一點意料之外的事情,就畏首畏尾,想要放棄,害怕擔責任,終將是一事無成。連自己的責任都不敢承擔,還有誰敢要你做事,還有誰敢給你機會呢。
在1968年的墨西哥奧運會馬拉松比賽的項目上,一位坦桑尼亞的選手最后到達體育場,他的雙腿綁著沾滿血污的繃帶,好像是用盡生命最后的力量一樣,繞體育場跑完最后一圈后到達終點。早在他進入體育場之前,該項比賽的獎牌已經頒發完畢。現在,偌大的場館幾乎空無一人。有人問他既然已經受了傷,為什么還要如此吃力地跑到終點。坦桑尼亞的年輕人回答道:我的祖國將我從幾萬公里之外送到墨西哥,不是讓我來這里參加起跑儀式的,我的任務是要完成這場比賽。
這個年輕人在比賽中腿部受了傷,他完全有理由停止比賽去治療,可是他沒有這么做,他沒有任何抱怨和借口,咬著牙一路堅持下來,這一切是因為他時刻銘記著自己作為一名運動員所擔負的責任。
要提高我們的競爭力,就不得不強化我們的責任意識。很多事情我們沒有做好,沒有讓自己有所提高,不是我們的能力不夠,只是因為我們沒有用心去做,沒有責任感。想要在蕓蕓眾生之中脫穎而出,就像是千萬競爭者在跑一場馬拉松比賽,你的目標不僅僅是參與,而是要到達心目中的終點,只有肩負起自己的人生使命,具有強烈責任感和毅力的人才能最后到達終點。
責任感是對自己的承諾及對自己行為后果負責。只有當我們擁有高度責任感時,我們才能打造出一流的競爭力。很多時候,一項策略的執行出現不到位而沒有達到計劃的目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我們沒有盡心盡力地去完成,有敷衍了事的壞毛病。追根究底,我們中的一些人根本不把自己的責任當一回事,認識不到責任感對于一個人的競爭力提升有相當的重要性,更意識不到一個人負責任就是要全心全意、盡心盡力地去做一件事。只有牢固樹立強烈責任感、勇于負責的人才能在限定的時間內保質保量地達到目標。只有一個人不遺余力地、竭盡所能去努力,才能把事情做得盡善盡美,才能打造出一流的競爭力。
上一篇:不隨波逐流
下一篇:擁有自己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