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懼現實,只會讓你止步不前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對現實感到恐懼,因為現實總是殘酷的,它與我們的理想形成鮮明的對比,也使我們更加認識到人生的冷酷無情。其實,恐懼并非是不可原諒的,因為人的本性就是趨利避害,因而在面對人生的諸多危險時,人們難免會情不自禁地選擇逃避。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勇敢地迎難而上,切實地展開行動,你才能真正戰勝內心的恐懼。最終,你會發現一切并沒有什么可怕的,結局也并不如你所想象得那般糟糕。
畏懼現實,往往會使我們的人生停滯不前。如果作為人生主角的我們都停下了前進的腳步,人生還談何進步呢?如果我們每一次都在還沒有切實展開行動之前就否定自己,打擊自己的自信心,打消自己的積極性,那么長此以往,必然產生惰性,越來越不敢面對可能發生的事情。這對于人生的發展顯然是極其不利的。從某個角度來說,我們寧可冒著失敗的風險勇往直前,也遠比無所作為好得多。因為無所作為雖然讓我們避免失敗,卻也讓我們失去了一切成功的可能性,使我們徹底與成功絕緣。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埃里希·弗洛姆曾經進行過一個著名的實驗。這個實驗的起源是幾個學生向他請教:懦弱將會如何影響一個人。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弗洛姆展開了下面實驗:
一天,在他沒有進行任何說明的情況下,就把學生們帶到一間完全封閉、伸手不見五指的屋子里。然后,他引導學生們穿過這間屋子,來到屋子的另一側。接下來,他打開屋子里的燈,燈光很昏暗,只能讓學生們勉強看清楚屋子里的情況。這一看不要緊,學生們全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氣,很多學生都心有余悸地瑟瑟發抖。原來,這間屋子是一個巨大的水池,他們剛才走過來時踩著的很狹窄的獨木橋,下面的水池里全都蠕動著形形色色的毒蛇。其中,還有幾條碩大的毒蛇正在高昂著頭,朝著他們的方向吐出血紅的信子呢!再看看那條獨木橋,任何一腳的偏差,都必然導致他們落入這個池子里,成為毒蛇的獵物。學生們驚慌之余全都面面相覷,不知道此時此刻應該說些什么。
這時,弗洛姆問學生們:“現在,誰還敢從這座橋上走過去?”學生們你看我,我看你,有幾個膽小的女生甚至嚇得不停地往后縮,根本不敢主動請纓。好半天,才有三個男生舉起手,表示愿意試一試。第一個學生的一只腳剛剛踩在獨木橋上,就猶如蝸牛一樣半天才走出一小步;第二個學生剛上橋,就渾身顫抖;第三個學生呢,居然四肢著地趴在橋上,準備爬行過去。這時,弗洛姆把房間里所有的燈都打開了,一瞬間屋子里亮如白晝,視野清晰。在他的引導下,學生們再次仔細觀察屋內的情況,這才發現原來獨木橋下面還有一層非常結實的防護網,只是因為剛才燈光昏暗,他們才沒有發現。弗洛姆再次大聲問學生們:“這下子你們放心了吧,還有誰敢從這座橋上走過?”不想,這種結實的防護網并沒有打消學生們心中的恐懼,他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還是沒有人能夠勇敢地站出來。最終,有個學生吞吞吐吐地問:“這張網真的能保證我們的安全嗎?”實際上,這也是所有學生心中共同的疑問和擔憂。這時,弗洛姆笑著說:“實際上,能否從橋上走過去不在于橋是否夠寬,也不在于防護網是否真的安全,而是在于你們內心是否恐懼。即便沒有防護網,你們也完全可以平安過橋,但是你們卻心神不寧,恐懼不安,因而表現得如此怯懦。”
在這個試驗中,學生們從看到這些毒蛇的那一刻起,心中也有了無數條毒蛇,這使他們的心被恐懼深深震懾。要想成功地走過那座獨木橋,僅僅確定防護網是否安全并不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學生們只有清除掉心中的毒蛇,才能坦然地走過獨木橋。
很多人之所以接二連三地失敗,并非因為他們能力不足,也不是因為他們沒有幫手,而是因為他們太過在乎困難,因而導致自己的心被困難禁錮住。常言道,無知者無畏,初生牛犢不怕虎。人往往越是懂得多,越是思慮太過周全,也就越容易裹足不前。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我們應該盡量忽視背景,忘記沿途的險惡,全心全意專注于腳下的路,才能順利抵達人生的目的地,也才能如愿以償地獲得夢寐以求的成功。
毋庸置疑,每個人的心底里都有著深深的恐懼,我們唯有清除心中的毒蛇,才能在關鍵時刻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變得勇敢,變得堅強,由此鋪就人生的道路。朋友們,永遠不要被心底的恐懼禁錮住,當你驅散內心的陰霾后,你會發現人生其實陽光明媚,充滿希望。
上一篇:生活中最大的熱情是快樂
下一篇:相信命運始終掌握在你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