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中的“共贏”很重要
職場上,每個人都想表現得出色些,為自己贏得更多的利益,“爭”權力、“爭”地位……同事間競爭是很尋常的事,然而這種競爭又不是單純的,而是存在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標,員工在競爭中是否具有“共贏”意識十分重要。
關于這一點,有個故事做了很生動的說明。
在蒼茫的大草原上,一只老虎和一頭獅子已經好幾天沒有逮到獵物了,這天它們同時發現了一只年幼的斑馬,便決定一起展開捕獵行動。老虎從左邊進攻,獅子在右邊夾攻,由于配合默契,它們很快就咬死了斑馬。然而,此時老虎想獨吞獵物,獅子也不愿意與老虎分食,于是它們之間出現了爭斗。一番搏斗之后,獅子被老虎咬死,老虎也因為受到重傷而無福享用美味了。
獅子和老虎因為搶食獵物,一死一傷,很顯然這樣的結果不能稱為“贏”,這是一種不理性的競爭。所謂共贏,既不是我贏你輸,也不是你贏我輸,而是我、你、他一起贏。實現共贏的前提是合作,強調能夠與競爭對手合作,相互配合,利益均享,在發展中競爭,在競爭中發展。
尤其是隨著職場分工越來越細,無論處于什么位置,無論擁有多大的能力,沒有一個員工能夠離開團隊獨自完成一項工作,我們都需要別人的協助與配合,而與別人配合的能力直接影響了我們所能取得的成就。最簡單的道理,部門的整體效益上不去,部門成員誰也別妄想有升遷機會。
微軟原總裁比爾·蓋茨就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在社會上做事情,如果只是單槍匹馬地戰斗,不靠集體或團隊的力量,是不可能獲得真正成功的,這樣的人我們也是不會要的。這畢竟是一個競爭的時代,如果我們懂得用大家的能力和知識的匯合來面對任何一項工作,那么將無往不勝。”
每一個人的智慧和才能都是有限的,但只要利用團隊中的合作關系,在團隊中取長補短、為我所用、廣采博集,那么就能調動整個團隊所擁有的能力、智慧等資源,所有的人就能優勢互補,一起進步,這無疑大于兩個成員之間的能力總和,這就是“l+1>2”的共贏。
就以工作為例來說,在單位,一個人做一項工作需要一個月時間,可公司上下齊心協力做起來,可能一天的時間就足夠了。畫圖,可能小張不會,而小李會;小劉的策劃能力強,而小王的執行力強。大家團結協作,環環相扣,高效完成工作,這就是共贏的意義和價值之所在。
現在,我們來看看日本商業領袖井深大剛的故事。
井深大剛加入索尼時,老板盛田昭夫就將他安排在最重要的崗位上,全權負責新產品的研發。雖然井深大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但他深知這項工作絕不是靠一個人的力量就能做好的,他有點擔心。看到井深大剛的猶豫,盛田昭夫自信地說道:“記住,我們有一個成熟而和諧的團隊,這是我們的優勢。如果你能充分地融入進來,利用好我們的優勢,還有什么困難不能戰勝的呢?”
聽了盛田昭夫的這番話,井深大剛一下子豁然開朗。在研制新產品的過程中,他先是找到銷售部的同事,請教公司產品銷路不暢的原因。同事告訴他:“我們的磁帶錄音機之所以不好銷,一是太笨重,二是價錢太貴。所以,新產品最好輕便、價格低廉。”井深大剛點頭稱是。緊接著,井深大剛又來到技術部,這里同事告訴他:“目前美國已經開始采用先進的晶體管技術作為生產收音機的核心技術,這種新技術不僅可以極大地降低成本,而且可以讓產品非常輕便而且耐用,我們建議您在這方面下工夫。”聽到這里,井深大剛大喜。接著,井深大剛又和生產工人一起加班幾點,制作新產品的各種零件,終于一同攻克了一道道難關,試制出日本最早的晶體管收音機,并一舉成功!
一個團隊、一個集體的每一個成員,對實現團隊目標的影響十分巨大,這需要人人樹立共贏的觀念。認真對待競爭,善于協作共享的人能調動整個團隊所擁有的能力、智慧等資源,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為企業帶來利益,在競爭中脫穎而出。這正是井深大剛的成功故事給我們的啟迪。
此外,團隊除了依靠成員的認真態度做保障外,最好還要提前設立一個統一目標。例如,公司的年度計劃,老板的指定任務等。銘記團隊的統一目標,才能與其他人行為一致,否則你出力不小也成效甚微。這正如兩個人拉車一樣,都使出了渾身力氣,但方向是相反的,車又怎會前行呢?
箴言No.3
沒有誰能夠離開團隊獨自完成一項工作,我們需要別人的協助與配合,而這將直接影響我們所能取得的成就。因此,若想在競爭中穩操勝券,你就得學會利用團隊中的合作關系,認真與對手協作共享。
上一篇:吃下一頭大象?你也可以!
下一篇:向崗位進軍,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