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是在長期的工作中慢慢増長的
有個朋友說年輕的時候同姐姐一起到深圳闖天下,他發現自己和姐姐住同樣的房子、吃同樣的飯、有同樣的朋友圈子,卻有不同的心情。姐姐是老大,從小就知道自己從地里刨食兒,公司的業務都是姐姐談來的。他做的是訂單之后的服務工作。他開始覺得缺的是機遇,終于有一天他明白了,那不是機遇的問題,是他的能力不如姐姐。他終于懂得了沒有能力就沒有機遇。
成功不是偶然碰到了一筆生意,發了一大筆財,成功靠的是能力。能力從哪里來?能力就是在工作的過程中逐漸鍛煉起來的。弟妹生小孩后跟我商量,出去上班一個月只能掙600塊錢,雇個保姆看孩子一月要800塊,還不如在家自己看孩子算了。我說你不能這樣想,你今天掙600塊,明年可能掙800塊,你的能力在不斷增長。如果不出去工作,你永遠只能掙600塊,明天可能連600塊也掙不來,因為社會在變。
工作的意義不在于工資,在于你在工作的過程中得到了鍛煉與成長。較之于工資,能力比工資重要。有位老師經常講,30歲之前不給錢也干。為什么?為了獲得服務社會的能力。一定意義上說,有能力就有未來。在工作的過程中鍛煉出來的能力誰也搶不走。我們常說心里有底,底是什么?就是你的能力和智慧,有底,你在生活中才不會感覺茫茫然。
所以不要放過工作中的每一個挑戰,多干,自己一點兒都不吃虧。成績可能屬于公司,鍛煉起來的能力卻屬于你個人,誰也搶不走你的,這樣你才能夠越來越自信。自信不是空頭支票,它來自于你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千萬不要見問題就躲,損失的只有你自己。
我們只需管好自己,好好長本事。該學的我學到家了嗎?該會的都會了嗎?該到位的都到位了嗎?心情、態度到位了嗎?認真研究每一個顧客,把每個顧客都當作我們自己,或者把自己也當成顧客。我要是他,我喜歡這個東西嗎?這個東西適合我嗎?產品還能夠更好嗎?各種各樣的顧客,脾氣不一樣,要求不一樣,年齡不一樣,條件不一樣,我都能讓他們滿意嗎?他們挑剔我該怎么辦?當這些都難不倒你的時候,你就成熟了。最后你會明白,其實你把自己變成別人的時候,他們就變成了你,他們與你就不再是對立的兩面。
所以,我們是怎樣成長起來的?就在處理每一個問題中慢慢成長起來的。每解決一個問題,你就得到一分成長,所以不要希望事事順利。沒有任何困難、問題,也就剝奪了自己成長的機會。
上一篇:能體諒到父母的付出和不易,你就長大了
下一篇:自己內心的矛盾消失了,與他人的矛盾也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