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有效性問題的關鍵,你知道嗎
我們知道了溝通有效性的重要性,那么,管理者該怎樣做,才能提高溝通的有效性呢?或者說,該如何進行有效溝通呢?
有專家說,要進行有效溝通,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必須知道說什么,就是要明確溝通的目的。
二是必須知道什么時候說,就是要掌握好溝通的時間。
三是必須知道對誰說,就是要明確溝通的對象。
四是必須知道怎么說,就是要掌握溝通的方法。
對此,我在工作中進行了認真的探索和實踐。結果發現,其在提高溝通成本方面效果非常顯著,在提高溝通有效性方面則乏善可陳。
又有學者說,是否能進行有效的溝通,還需要考慮以下幾個環節:
首先,要培養一個積極主動的溝通意識。
其次,有效溝通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
再者,溝通時一定要講究技巧。
最后,溝通一定要先排除心情帶來的影響。
同樣認真的探索和實踐發現,其在自我心態調整方面效果非常顯著,在提高溝通有效性方面則乏善可陳。
那么,通過這些有效溝通的探索和實踐,我的收獲是什么呢?
話說在靈鷲山上佛祖釋迦牟尼說法。
眾人把金婆羅花獻給佛祖,行禮之后大家退坐一旁。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羅花,意態安詳,卻一句話也不說。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覷,唯有迦葉破顏一笑。
佛祖當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萬有的精深佛法……其中妙處難以言說。我不立文字,以心傳心,于教外別傳一宗,現在傳給迦葉。”然后把平素所用的袈裟和缽盂授予迦葉。
這就是禪宗“拈花微笑”的典故。這個典故很有哲理,但我并不想從佛學的角度來闡述,只是想從溝通的角度指出故事中的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如果迦葉不在場怎么辦?如果迦葉不在場,佛祖的溝通就徹底失敗了。也就是說,佛祖溝通有效與否的關鍵在于迦葉,而不在于佛祖。
如果把鏡頭切換到管理者的有效溝通的場景中,我們就會發現,其實溝通有效性問題的關鍵在于溝通對象,而不在于管理者自身。這便是我的收獲,也是我的基本觀點。
影響有效溝通的溝通對象不存在的問題,可稱之為職場中的【迦葉問題】。在工作中,對于管理者要溝通的目標,迦葉問題表現為以下幾種形式:①團隊中有能力做的人沒有足夠時間做出來;②團隊中沒人能按時按質做出來;③團隊中沒人能按時做出來;④團隊中沒人能做出來。
若是職場中存在迦葉問題,工作就不做了嗎?當然不是,工作還是要做的。就比如,能畫虎的人沒有,我們還是要畫,當然,我們畫出來了——貓。既然迦葉不在,我們還是要做,工作中無效溝通自然會層出不窮,管理者必然會疲于奔命。
職場中的迦葉問題,其實質是團隊的人才短缺問題。令人遺憾的是,這個問題幾乎是無解的。在職場中,很難找到不存在人才短缺的團隊。
上一篇:比規則更強大的力量——潛規則
下一篇:目標導向,要避免“成功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