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主動,讓機遇花落你家
托·富勒曾說,“一個明智的人總是抓住機遇,把它變成美好的未來。”在哈佛這個精英聚集的地方,每個人對待自己未來人生的規劃都格外慎重。人生最困難的事是作出選擇,在人生的旅途中,任何機會都可能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成功,因此,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哪怕只有萬分之一可能的機會。
的確,機遇并不是神秘的宇宙天體,現實中,能夠發現機遇的人多如牛毛,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借助機遇的風帆取得一番成就。其中的關鍵就在于發現機遇的某個人是否有爭取機遇、抓住機遇和利用機遇的頭腦。
這是一個在哈佛課堂上經常被講述的故事:
1973年,后來成為美國最成功的廣告人之一的肯尼迪高中畢業,想找份工作,并打算從“專業銷售”開始。他夢想擁有公司配的又新又好的汽車,一份薪水,外加傭金和獎金,每天西裝革履地上班,還有出差機會。
肯尼迪偶然發現了一則招聘廣告:一家出版公司的全國銷售經理要在本城待兩天,只為了招聘一位負責5個州內各書店、百貨公司和零售商的業務代表。肯尼迪夢想在將來成為作家或出版家,所以“出版”二字對他來說是有吸引力的。廣告又說,起初月薪1600美元到2000美元,外加傭金、獎金、公務費和公司配車。這正是他夢寐以求的工作。
不幸的是,肯尼迪不是他們的理想人選。他去面試時,那位全國業務經理很客氣地向他解釋,他不是他們要找的人。第一,肯尼迪太年輕;第二,他沒有工作經驗;第三,他沒念大學。這份工作顯然是為年齡在35歲到40歲、大學畢業,并具有相當豐富經驗的人準備的,剛出校園的毛頭小伙顯然不適合。該公司已有幾位應聘者待定。肯尼迪竭力毛遂自薦,但招聘者態度堅決——他就是不夠格。
這時,肯尼迪亮出了絕招。他說:“瞧,你們這個地區缺商務代表已達6個月了,再缺3個月也不至于要命吧!看看我的主意——讓我做3個月,公司只負擔公務費,我不要工資,還開我自己的車。如果我向你證明能勝任這份工作,你再以半薪雇我3個月,不過我要全額傭金和獎金,還得給我配車。如果這3個月我仍勝任這份工作,你就用正常條件錄用我。”
就這樣,肯尼迪被錄用了。在很短的時間里,他重組了銷售流程,創下3項記錄:短期內在困難重重的地區扭轉乾坤;3個月內,讓更多新客戶的產品擺滿他們的整個攤位;爭取到新的非書店連鎖的大公司。3個月以后,肯尼迪有了公司配車、全額工資、全額傭金和獎金。
一則貼于公共場所的廣告,很多人都看到了這個令人艷羨的機遇,其中肯定不乏像肯尼迪這樣的不夠資格的人。但肯尼迪敢于爭取機遇,勇敢地前去面試;能夠抓住機遇,不求回報地說服雇主讓他一試;能夠利用機遇,最終成就了自己的傳奇人生。
金子不是在哪里都會發亮的,它在不同的地方發光的程度是不同的。不是每一位有才華的人都一定會飛黃騰達。當機遇不來的時候,怨天尤人也無濟于事;當機遇來臨的時候,猶豫不決、畏縮不前則是你自甘平庸的癥結。
對于有志成就一番大事的青年來說,每一個小小的機會都顯得十分重要。但是,如果干柴遇不到火種,永遠都不能燃燒;千里馬碰不到伯樂,只能一輩子拉車……在人生的道路上,機會均等,如果你想有所建樹,就要善于把握機會,絕不放棄。
一天,拉爾森要乘火車去紐約。由于到紐約度假的人很多,拉爾森又沒有事先訂票,因此,當他的夫人前去為他買票時,車票已經售光了。就在他感到沒有希望的時候,車站人員又說了一句話:“如果你不怕麻煩,可以到車站,看看是否有人退票。不過,這種可能非常小,或許只有萬分之一……”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通常會取消出行的計劃,他的妻子也勸說拉爾森:“親愛的,買不到車票,你就別去了。”
拉爾森卻說:“我到車站去等退票。”
妻子關切地說:“親愛的,如果你在車站等不到退票怎么辦呢?”
拉爾森平靜地回答道:“那樣的話,就算我拿著行李出去散了一趟步。”說完,他提著收拾好的行李趕往車站。他在車站等了好久,始終沒有人前來退票,當乘客們都涌向月臺的時候,車站的工作人員對他說:“先生,都這時候了,不會有人退票了,您還是回去吧。”
“沒關系,我再等一會兒,如果還沒有人來退票,我再走。”拉爾森回答,然后像沒事人似的,繼續耐心等待。大約在火車開動前5分鐘時,有一位女士匆匆趕來,因為她的孩子生病了,她只得把今天的車票換成以后的車次。拉爾森買下那張車票,登上了前往紐約的火車。
到達紐約后,拉爾森先在酒店里洗了一個熱水澡,緩解一下乘車的疲勞,然后躺在舒適的床上給妻子打電話:“親愛的,我相信一個不怕吃虧的笨蛋才是真正的聰明人,所以我抓住了那萬分之一的機會。”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處處都可能有被錯過的良機,只要善于把握機會,哪怕是萬分之一的機會,你的人生理想就有可能盡快實現。
如果說,“放棄”是一朵嬌艷的花,那么,“不輕言放棄”就是默默無聞的綠葉。花兒會凋零,綠葉卻能常青。同樣,一個人在機遇來臨時執著地追求,也許并不能保證你百分之百地抓住機遇,但至少你不會落在人后。這是一個人走向成熟、成功的起點。
上一篇:磨難面前,感恩前行
下一篇:積極暗示,擺脫壞心情的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