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準(zhǔn)目標(biāo),選擇和努力一樣重要
智者曾說:“一個人要走自己的路,本身并沒有錯,關(guān)鍵是要正確選擇腳下的方向。”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關(guān)鍵是看我們走的路是否正確。如果一個人選擇了一條死路,那么他注定難有輝煌,最終將會被歷史的長河淘汰。一個又一個成功者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定要重視“選擇”的力量,因此,當(dāng)你遇到困難時,不要束縛自己的雙眼,你要看清自己的局勢,看清未來的方向,這樣當(dāng)你再堅持一下,再向前一步,才有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為他們選擇了正確的道路,并執(zhí)著地走到了終點。成功不是老天給予的,而是靠我們的判斷、選擇努力而來的,如果萬事都順利,那我們又有什么去努力拼搏的價值呢?所以說,人們不要再去抱怨命運的不公,不要抱怨機遇總是一晃而過,因為這些都是要靠我們自己去選擇、去判斷、去爭取的。
有一個年輕人,他做事十分勤奮、努力,但經(jīng)過多年的拼搏,總得不到什么大的成就,他感到十分困惑,聽聞深山里住著一位智者能解答天下難題,他便慕名前去拜訪,希望能夠得到一點指點。
智者聽完他的講述,并沒有說什么大道理,反而叫他跟自己的弟子們一起去五里外的山上打柴。年輕人雖然不明白智者為什么這么做,但還是跟著去了。打柴是個力氣活,年輕人用盡全身的力氣也才打了六捆,在回來的路上,小山一樣的柴火壓得他抬不起腰,最后實在扛不動了,他只得把兩捆柴扔在路邊。又走了一段山路,他不得不又扔掉兩捆,最后氣喘吁吁地背著一捆,拖著一捆,艱難地回到了智者的住處。
一同前去的大弟子和二弟子則不同,他們先是分開砍柴,各自砍了兩捆,然后將這四捆柴掛在一根扁擔(dān)上,一起抬了回來,不僅如此,他們還將年輕人丟掉的那四捆柴也抬了回來,輕輕松松地帶回了八捆柴。而身材矮力氣小的小弟子,正坐著木筏從上游漂回,他的木筏上也赫然擺放著八捆柴。年輕人看到這一幕驚呆了,他沉思了片刻,便去拜謝了智者。
故事中的年輕人沒有正確預(yù)估自己的能力,一進山就開始拼命砍柴,雖然努力做事,但卻沒有任何詳細(xì)的計劃和準(zhǔn)備。他的勤奮值得肯定,但工作效率卻實在不高,最后他拼盡了全力,貿(mào)然背起六捆柴,結(jié)果寸步難行,最終只得放棄一大部分,費時費力又沒有成果。這種依靠蠻力,缺乏智慧的做事方法,只能導(dǎo)致事倍功半。
智者的弟子們則不同,大弟子和二弟子利用了團結(jié)的力量,齊心協(xié)力共同抬回八捆柴,他們付出的努力與回報是對等的。而小弟子深知自己的體力不如人,他便借用河水與木筏的力量,選擇適合自己的運輸方法,一個人輕松地拿回了八捆柴,也可以說是事半功倍。
做事勤奮、努力固然重要,但一定要重視選擇的力量,人們只有選對了目標(biāo),才能朝著它去努力奮斗,最終取得成果。在工作與生活中也是如此,忙忙碌碌的工作、學(xué)習(xí),效果并不理想,反而如蜻蜓點水一般浪費了很多時間。
選擇的力量很奇妙,它可以讓人的工作效率變得很高,也可以讓我們的人生之路變得黯淡無光,關(guān)鍵在于人們自己是如何選擇,選擇的結(jié)果是否適合。因此,我們在做事時,不如先看準(zhǔn)目標(biāo),給自己制訂詳盡的計劃,再向前去努力,這樣成功的可能性才會大大增加。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同樣的,好的選擇也是成功的一半,我們做事時,要先給自己制訂一個目標(biāo),如果在向這個目標(biāo)前進的路上,我們遇到了很多分岔路,那么就應(yīng)該先冷靜下來,聆聽自己心中的聲音,朝自己向往的目標(biāo)去努力奮斗。朋友們,讓我們做出聰明的選擇,做一個成功的人吧!
上一篇:找準(zhǔn)對方的弱點展開進攻
下一篇:找到自己的滿足時刻,獲取正向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