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枯燥與痛苦,才能收獲成功的果實
我們都知道,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自古以來的許多卓有成就的人,大多是抱著不屈不饒的精神,忍耐枯燥與痛苦之后,從逆境中奮斗掙扎過來的。在哈佛有一句名言:“請享受無法回避的痛苦,比別人更早更勤奮地努力,才能嘗到成功的滋味。”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若想有所收獲,就必須學會吃苦,學會苦中作樂。
所以,要想成功,就必須對自己狠點兒。如果我們想改變自己的行為,就必須把我們的舊行為和痛苦連在一起,而把所希望的新行為和快樂連在一起,否則任何改變都不會持久。比如,在挫折面前,人們有著不同的理解,有人說挫折是人生道路上的絆腳石,有人卻說挫折是墊腳石,之所以人們有如此不同的態度,就是因為他們的自控力不同,所謂“百糖嘗盡方談甜,百鹽嘗盡才懂咸”。與河流一樣,人生也需要經歷了洗練才會更美麗,經過了枯燥與痛苦之后,才能收獲成功的果實。
事實上,人在絕境或沒有退路的時候,最容易產生爆發力,展示出非凡的潛能。任何一個成功者都具有非凡的毅力,如果你想在最惡劣、最不利的情況下取勝,最好把所有可能退卻的道路切斷,有意識地把自己逼入絕境,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必勝的決心,用強烈的刺激喚起那敢于超越一切的潛能。
記得一篇文章中有這樣一段話:“當面對一堵很難攀越的高墻時,不妨把你的帽子扔過去,然后你就不得不想盡一切辦法翻過高墻到那邊去了?!薄鞍炎约旱拿弊尤舆^墻去”,這就意味著你別無選擇,為了找回自己的帽子,你必須翻過這堵圍墻,毫無退路可言,這就是給自己施加壓力,讓自己永遠不要有退縮的念頭,去戰勝困難,爭取成功。
曾國藩說:“吾平生長進,全在受挫受辱之時,打掉門牙之時多矣,無一不和血一塊吞下。”如果經不起挫折,忍受不了挫折帶來的痛苦與失敗,我們就將沉埋在毫無希望的生活里,永遠沒有前進的方向。凡是能夠成大事者,他們必須耐得住痛苦,忍受得了失敗的打擊,因為成功需要風風雨雨的洗禮,而一個有追求、有抱負的人,他總是視挫折為動力。他們為什么能做到視挫折如動力?因為他們擁有著驚人的調節力,他們能看到“風雨”之后的“彩虹”,那么,他們又何懼“風雨”呢?
當我們處于痛苦之中時,該如何進行自我調節?你可以嘗試著這樣做:現在,你誠懇地問自己,在過去的五年,你在人生的各個層面因為舊習慣付出了哪些代價?如果用金錢衡量會是多少?給你心愛的人帶來了哪些損害?而接下來的一年、兩年或者更多的時間,如果你仍然沒有做出任何改變,那么,你會因此會付出哪些代價?如果用金錢衡量會是多少?會給你心愛的人帶來哪些損害?請詳細描述你看起來會怎么樣,有什么感覺。如果你能做出一個明智的比較,相信你就能找到前進的動力了。
上一篇:管好嘴巴,口舌之爭易招致禍端
下一篇:蓄勢待發,鑄就耀眼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