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勉強自己,吃虧也要掌握方法
海塞說:“認為自己是一個怎么都會吃虧的特殊人,這樣的人的痛苦是沒有人知道的,沒有人理解的,沒有人同情的。”我們都知道“吃虧是福”,可是我們也要會吃虧,而不是一味勉強自己、委屈自己,也就是說吃虧是講求方法的。
吃虧主要分為兩種:主動吃虧和被動吃虧。“主動吃虧”是指你主動爭取“吃虧”的機會,這種機會是指沒有人愿意做的事、困難的事、報酬少的事。由于吃虧得不到現實的便宜,所以這種事情很少有人愿意摻和,面對這種情況你要懂得主動去接手,不計較當時的利益得失,這樣下來你就會給人留下好的印象,大家都覺得你非常大氣、做人真誠,是個可交的朋友,所以遇到好事也會首先想到你。最重要的是,你什么事都做,也可以磨煉你做事的能力和耐力,這樣一來,你懂得的比別人多,進步得也就比別人快,這是你的一種無形資產,別人絕對用錢買不到。“被動吃虧”是相對于“主動吃虧”而言的,很明顯,它是一種不情愿的吃虧,只是不得不被安排去做一些事情。被動吃虧是沒有底線的,小到個人的一分一毫,大到清政府的《馬關條約》。也許你不太情愿,但形勢如此,也只好用“吃虧就是占便宜”來自我寬慰。
現實中,我們都知道吃虧是福的道理,可如果我們一直被動地去吃虧,那我們吃的虧就會越來越多,使他人感覺你很懦弱。那么怎樣吃虧才不會處于被動地位呢?很多時候需要我們主動地去吃虧,才可以扭轉自己一直吃虧的狀況。
剛剛來公司的時候,李海龍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職員身份,可是經過幾年的努力他已經成為老板身邊的得力助手,成為分公司總經理。李海龍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因為他總是設法使自己多做一點工作。
記得剛來公司工作時,李海龍發現每天大家下班后,領導依舊會留在公司工作到很晚,于是李海龍也決定留在公司里。其實沒有人要求李海龍留下加班的,只是他覺得自己也沒什么其他要緊的事情做,希望留在公司一會兒,需要的時候也能幫領導分擔一些工作。領導在工作時經常需查找文件和打印材料,這些工作雖然簡單卻很煩瑣。于是,李海龍主動請示領導,表示自己可以協助做這些工作。
李海龍并沒有多獲得一分錢的報酬,可是他一天一天的無償付出卻讓他得到了其他老員工都羨慕的收獲。由于經常陪著領導加班,在一點一滴的接觸中,領導看到了李海龍身上的潛質和良好的工作態度,兩人逐漸熟悉,他也得到領導的賞識,所以領導才一次次提拔他。
只有多“主動吃虧”,才會少“被動吃虧”。話有點繞,可道理很簡單:你搶先把“虧”吃了,別人也會不忍心辜負你。是的,在你“吃虧”的過程中,你收獲了別人的認可,學到了更多的東西,那么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無論是為人處世,還是在職場、商場,都要學會主動去“吃虧”,讓人以小利,為獲得大利埋下伏筆。吃虧是福,因為人都有趨利的本性,你吃點虧,讓別人得利,就能最大限度調動別人的積極性,使你的事業興旺發達。從整個人生來說,也是這樣,年輕的時候多“主動吃虧”,年紀大的時候就會少“被動吃虧”。此外,你的“吃虧”讓他人看到你的大度與謙讓,你就會贏得更多的朋友,積累更廣的人脈,朋友多了,你的路才會更加寬敞。
上一篇:別做三分鐘先生
下一篇:別妄加推測,根據事實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