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累素材,讓溝通底蘊豐厚
很多人都覺得說話是很簡單的,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把話說得很好聽。其實不然,說話可不僅僅是發出聲音這么簡單,真正的說話是表達,是要傳情達意的。所以在說話的時候,也許只是一句話,就會給人留下不同的印象。作為父母,要想提升孩子的情商,讓孩子成為高情商的人,就一定不要忽略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當然,話并非想說好就能說好的,父母還要引導孩子積累說話的素材,讓溝通底蘊豐厚,才能讓溝通事半功倍。
溝通,是人際交往的橋梁,一個人通過語言表達彰顯自己的性格,傳達自己的思想,表達自己的感情,也通過他人的表達了解他人的方方面面。當然,我們無法決定他人的表達處于什么樣的水平,但是我們卻可以決定自己的表達處于什么樣的水平。如果孩子以豐厚的底蘊與他人展開交流,他人必然會對孩子刮目相看。當然,底蘊并非與生俱來的,需要父母的培養。提升孩子底蘊的方式有很多,如培養孩子看書的好習慣,既可以看文學書籍,也可以看百科知識,這樣孩子在語言表達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會表現出文學素養與博學多才,即使與不同的人交流,也能找到合適的話題,讓溝通進展順利。
樂樂從小就喜歡讀書,自己通過看動畫片讀字幕認識了很多字,才5歲就獨立閱讀了日本黑柳車子的代表作《窗邊的小豆豆》。啃下這塊硬骨頭之后,他更是對閱讀產生了濃厚興趣,總是熱衷于買書、讀書。才小學五年級,他就讀完了很多名著,還因為平日里喜歡看百科知識,對于很多知識都很了解。
一天,作為護士的媽媽邀請同事來家里做客,飯桌上說起有個同事生了雙胞胎。樂樂馬上問媽媽:“她生的是同卵雙胞胎,還是異卵雙胞胎啊?”聽到樂樂的提問,同事簡直被嚇到了:“你知道什么是同卵雙胞胎,什么是異卵雙胞胎嗎?”樂樂不以為然地說:“當然。同卵雙胞胎就是一個卵子,兩個精子。異卵雙胞胎就是兩個卵子,兩個精子。”同事驚詫地看著媽媽,媽媽無辜地說:“不是我告訴他的啊。我直到學醫,才知道原來雙胞胎也分不同的類型。”說完,媽媽轉向樂樂:“但是,你到底是怎么知道的呢?”樂樂哈哈大笑起來:“我上次買的書上就有啊,就是關于人體知識的。”媽媽對此難以置信:“你看完就記住了?”樂樂點點頭:“我說的到底對不對?”媽媽徹底折服,連聲說:“對,對,完全正確。”
常言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放在樂樂身上,應該改成“行家一張口,就知有沒有”。樂樂說出來的知識,估計很多不接觸醫學知識的成年人,都不知道。而樂樂看了課外書之后,就把知識記住了,簡直讓學醫的媽媽和她的同事都刮目相看。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如今,隨著交通的發達,越來越多的孩子有機會走出家門,開闊眼界,然而旅行不能成為生活,而讀書卻可以滲透到生活中的每一天。父母要引導孩子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也可以教會孩子朗讀,這樣孩子才會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并更好地吸收知識。
除了以旅行、讀書等方式幫助孩子開闊眼界、積累談話素材之外,父母還要多多引導孩子進行思考。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每當看到一些熱門的話題,就可以和孩子進行熱烈的討論,從而讓交流更深入。孩子的腦袋瓜兒一定會越用越靈活,也會因為養成了思考的好習慣,在生活中更多地用心思考,讓自己的見解更有深度。
上一篇:著眼當下,就是營造最好的未來
下一篇:立足興趣愛好,促進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