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準時機,主動出擊
借勢而起,是成功人士常用的借力方法。學會審時度勢,抓住現在的時機采取行動,根據不同的時勢做出巧妙的安排,才有可能做出成功之局。
常言道:時勢造英雄,指的是借時勢之力成就大事的道理?;仡^看看前人的智慧,其實中國的軍事思想早就告訴我們:競爭謀略不講力氣,而是講勁道,勁道不是力,而是勢。“知其力,用其勢”,所以能夠四兩撥千斤,能以弱勝強、以寡擊眾。
“時勢”中的“時”,就是時機成熟與否的問題。時機成熟了去做某一件事就容易成功,若時機不成熟,就先別去做,即使做了,成功的概率也不大。所謂“勢”,就是“力”之順逆與難易之比較。勢順而用力易,勢逆而用力難。時與勢處處存在,關鍵在于你的判斷能力,所以,你必須學會審時度勢,看準某一事物在將來可能向何處發展,抓住現在的時機采取行動,根據不同的時勢做出巧妙的安排,爭取做出成功之局。胡雪巖說:“與其待時,不如乘勢?!苯鑴荻?,借力而發,是成功人士常用的借力方法。
創業之初,微軟公司幾乎無償地向IBM提供最初的軟件系統,但它也隨著IBM銷售的不斷擴大,逐漸占據了軟件市場的統領地位,獲得了大利。
中國聯想在“貿工技”階段,同樣也是借代理國外品牌來積累市場經驗和第一桶金;接著又借中國計算機所的科研力量開發新產品。當聯想強大之后,想走向世界時,也同樣用借勢的方式,收購IBM的PC部門,實現國際化戰略。2005年5月,新聯想成立后又借助奧運會推波助瀾,穩固其在全球PC霸主的地位。聯想的每一步,都是隨勢而動、借勢前進的?!皠荨本褪沁@樣,只要你認識它,并且利用、駕馭它,你就可以事半功倍地創造你的財富,可以輕易實現自己的目標。很多人和企業之所以總是難以成功,就是因為他們根本就沒去想過“勢”的含義,沒想過“勢”的重要性,更沒想到過要“借勢”來為自己服務。因此,單靠自己,力量單薄,結果只能是苦勞不少,功勞不多。
巧借天時,借勢而上,與把握時勢有很大關系。看準時勢需要眼力,歷史上有顯著成就的人都是借勢的高手,從他們成功的經驗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借勢而上的智慧靈光。他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把握了時機,然后借勢而上。
2005年8月5日,百度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以27美元發行,一天之內漲幅竟然達到354%,成為美國股市自2000年來新上市公司首日漲幅之最。百度市值由8.72億美元飆升至近40億美元。百度的創始人李彥宏的身價也達到9億美元。這次,百度不僅再次創造了互聯網企業的神話,也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企業。百度為什么火得如此一塌糊涂,這在其上市之前恐怕是大多數人所始料未及的。
以百度當時的名氣,即使上市了,不一定能達到如此好的效果,也不能排除融不到更多資金,成為市面上的垃圾股的可能。因為,美國的投資者沒有人知道百度,更沒有人用過百度。要想在市面上一舉成名,需要讓美國的投資者認識百度。而要達到這個目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知道百度和美國某個他們非常認可且業績很好的公司是一樣的。
對于百度來說,這個公司就是Google。一方面,Google是搜索業界的老大,其上市后,業績一路攀升,從開盤時候的100.01美元已經上漲到了當時的300多美元,是美國投資者追捧的對象,其在資本市場和搜索領域的影響力無可匹敵;另一方面,Google在國內和百度是競爭對手,在中國搜索領域分別排名第二和第一,兩家公司性質的相同性可想而知。
因此,在上市前,李彥宏聰明地把Google作為新的融資股東。而在Google上市時,錯失投資良機的投資者,這次顯然不會再錯過機會,他們把對Google未能盡釋的熱情轉移到了對百度的熱情追逐上。因此,借Google之勢,百度一舉成名。
在當今無孔不入的互聯網時代,各種信息的傳遞速度早已今非昔比——我們處在一個信息泛濫的環境中。信息越多就越會出現信息不對稱,即“供方找不到需方,需方找不到供方”的雙盲現象。面對這樣的處境,企業如何讓消費者最快地認識自己?如何在大眾心中樹立企業的品牌形象?如何把產品賣到消費者的手中?如何使企業獲得永久經營的競爭力?實踐證明,借勢營銷的路子是正確的。通過借勢營銷讓消費者“自己說服自己”——把“說服購買”隱藏在營銷活動里,讓消費者在參與營銷活動的過程中自覺地購買我們所銷售的產品。
在現代商業競爭中,假如你準備在某個行業大展宏圖,時勢對你很重要,時勢對商人來說就是機遇,誰能看清對自己有利的時機,并制訂出具體的行動計劃和實施方案,然后借勢而上,誰就能事半功倍地走向成功。
上一篇:打破常規,不走尋常路
下一篇:找到好的出路,不給自己留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