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披荊斬棘,明日繁花相送
英國著名作家奧利弗·哥爾德斯密斯曾說:“與抱怨的嘴唇相比,你的行動是一位更好的布道師。”面對生活里的一丁點兒不如意,人們最普遍的習慣是不停地埋怨,埋怨父母不理解,埋怨社會太現實,埋怨朋友的欺騙,埋怨上天的不公,于是,埋怨成為一種習慣,然而,那些不如意的事情、懸而未決的事情并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自己的情緒反而陷入了惡性循環,結果,心中的怨氣阻礙了前進的腳步。
成功只會垂青那些積極主動的強者,只要你敢于擔當,勇于接受來自生活的挑戰,那么,任何艱難險阻都會變成坦途。真正的強者,從來不埋怨,他們總是會把那些消極的想法從內心中清除殆盡,讓自己的內心充滿陽光、充滿希望。
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面對生活中的諸多不如意,我們只有兩個選擇,要么接受,要么改變。抱怨成了接受事實的一個阻礙,我們總是想到:這件事對我是不公平的,這樣的事情怎么會發生在我的身上呢?我怎么能接受這樣的事情呢?
所以,一種強烈的傾訴欲望開始萌發,我要去對別人訴說,以此證明我的無辜和委屈,于是,在我們埋怨不公的時候,我們已經失去了改變這件事情的機會。那么,當我們無休止埋怨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比埋怨更好的解決方法呢?
“一分付出一分收獲,未必;九分付出一分收獲,一定”,為了自己心中的目標,你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成功是給予那些勇于付出,甘于吃苦的人。當你在享受生活的時候,未來的成功者卻在痛苦地掙扎著,這就是平庸者與成功者的區別。
有一句很受玫琳凱推崇的話:“失敗一次,就向成功靠近一步。”那些成功者絕不會害怕人生所面臨的失敗,從來不畏懼嘗試再次成功。玫琳凱經常對公司員工說:“如果比較一下我們的雙膝,你們會看到我膝上的傷疤比在場的任何一個人都要多,這是因為我一生中有過無數次摔倒再站起的經歷。”
原來,再多的責罵、埋怨,也不能改變事情的發展方向,反而會阻礙你前進的腳步。有人說埋怨是一種宣泄,一種心理平衡,似乎埋怨可以將那些不如意的事情發泄出來。每天,我們都可能會面對許多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一時地埋怨,就會形成習慣,而埋怨的根源是對現實的不滿意。
羅斯福說:“未經你的許可,沒有任何人能夠傷害你。”有的人自己辦不了事情,別人辦了漂亮事,他還會到處埋怨:“其實我很有能力的”“他憑什么就能得到上司的重用啊”“這件事我會比他做得更好,可上司偏偏不找我嘛”。但是,真正的結果呢,卻是自己沒有能力,心中才充滿了怨氣。真正的強者,他所致力的是如何解決問題,如何完成這件事情,而不是去埋怨上天的不公,所以,強者最后會在努力中贏得成功,而無能的人只能在埋怨聲中銷聲匿跡。
人生從來不可能一帆風順,因為各種挫折、困難都會出現在我們的人生里。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如既往的順利,只有磕磕絆絆的成功。在前進的路途中,暴風雨總會不期而至,只有把握好船舵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人生其實就是一個不斷磨煉自己的過程。只有不斷地從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不斷讓自己成長,你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人也只有在坎坷中才能不斷地去完善自我,充實自己,才能更好地主宰自己的人生方向。人生本沒有一如既往的順利,只有披荊斬棘才能路路順;人生沒有永遠的成功,只有在挫折中站起來才是真正的成功。
有人說:“每個人都沒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幸福,而成功的人,更有你想象不到的曾經痛苦的經歷。”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其實,世間萬事皆是如此,如果你想成功,你就必須要比別人吃更多的苦,付出更多的努力。
其實,把人生的每一次失敗都當作嘗試,不要總想著順順利利地成功,不要埋怨,接受每一次失敗,并從中吸取教訓,這樣我們才會在成功的路上走得更遠。
在這個世界上,從來就不會有“天上掉餡餅”的美事,即使真的有,你也會因此而付出一定的代價。生活中,多少人夢想著一夜暴富,或一夜成名,但是,那不過是癡人說夢,不努力怎么會有所獲得呢?
啟示
那些真正富有、成名的人,在他們光鮮的背后有著不為人知的艱辛付出,要知道,成功的道路從來不是平坦的,而是坎坎坷坷、荊棘滿地,而成功唯一的途徑就是披荊斬棘,勇往直前。
上一篇:于繁華之中,靜享獨處
下一篇:先學會放下,才能不斷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