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自己,因為你再怎么努力也做不好別人
1
曾經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在朱莉婭·羅伯茨獲得2014年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之后不久,她的妹妹南茜自殺了。南茜留下了長長的遺書,其中一半以上內容是指責朱莉婭·羅伯茨的。
這姐妹倆的芥蒂,很久以前就有端倪。南茜經常在推特上罵自己的明星姐姐,說她冷漠無情,長年累月地羞辱她,嘲笑她胖。“我上高中時,她已是成人,她不斷地說我過重,不希望我也走這條路(演員),讓我很受傷害。”南茜曾經搬到洛杉磯尋找演出機會,因發展不順,自暴自棄變得更胖。
據傳南茜選擇在朱莉婭參加86屆奧斯卡提名者午宴的日子自殺,就是為了給朱莉婭抹黑,以降低她獲得奧斯卡的可能性。如果這個說法屬實,那可真是為了“黑”人連命都不惜。
這則新聞爆出后,朱莉婭·羅伯茨果然未現身奧斯卡提名午宴。
南茜自殺真的是因為明星姐姐的壓力嗎?翻檢一下朱莉婭·羅伯茨的整個家庭,不難發現,這個可憐的姑娘所感受到的壓力,恐怕不僅僅來自朱莉婭·羅伯茨。朱莉婭·羅伯茨的父母、哥哥、姐姐都是演員,侄女艾瑪·羅伯茨是風頭正健的新生代明星,并被視為未來天后,艾瑪同母異父的妹妹格蕾絲·尼克斯,在不到五歲時就出了專輯……這真是一個星光閃耀的大牌之家。可以想象,生在這樣一個家庭中,體重曾達到270斤的胖女孩南茜的感受如何。
即便是這樣,以結束生命來表達自己恨意的方式,還是太令人震驚了。人與人生來就有差別,我就親眼看到過一對雙胞胎,在同一個子宮里孕育,在同一個家庭長大,吃同樣的食物,長到20歲,身高卻足足相差5厘米,這能有什么辦法呢?
不肯承認自己與別人的差距,不肯正確地面對這種差距,只會讓挫敗感日積月累,最終成為巨大的心靈黑洞。
有人說南茜終于以自己的死亡成了一直夢想的“女主角”,可惜她再也無法感受女主角的榮耀了。
可是,南茜,你一直追在明星家人的身后,拼命地想成為他們那樣的人,那你自己,在哪里呢?
2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在接觸心理學25年的時間里,我發現了一件很重要的事——一個人的生命,終究是為了活出自己。”
這么簡單的道理,需要一個聽了上萬人的故事,咨詢時間超過6000小時,寫了近三百萬字著作的學者用25年的時間來發現?
是的!我們大多數人,覺得自己從一開始就明白這個道理,我們真的明白了嗎?并沒有!
如果你想要讓自己活得不痛快,只需做一件事就夠了:與別人比較,活成別人。
也許有些事情可以爭取,但總有些事情是改變不了的,比如就算是動刀你也擁有不了林志玲那樣的長腿。“我也想變成那樣,但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就是這個很令人抓狂的事實,如果無法將這種心理調適正常,就會引發嫉妒甚至記恨等負面情緒。
每個人一輩子,都有不同的經歷、境遇,但都殊途同歸,其實就是找到自己,在這廣闊的世界里,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
明明自己就是南茜,為什么非要做朱莉婭呢?假設一下,如果放下做明星的執念,南茜或許能成為一個很好的服裝設計師,或許能成為一個很好的大學教授……
如果你發現自己是一個蘋果,就全力讓自己變得更甜,如果你是一個檸檬,就拼命去變酸。如果你是一個蘋果卻偏要去做一個檸檬,好吧,痛苦就上門了。
3
有些幸運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被告知“做你自己”,比如股神巴菲特,他父親不止一次地告訴他:尊重你的感覺,你的感覺越是別具一格,別人越喜歡對你說三道四,而這時候你就需要相信自己的感覺。
父親的教誨讓巴菲特擁有了一個非常高的人生起點,他自己說,正因為如此,我才能不輕易被別人的言辭所左右,也不去羨慕別人的成功方式,做到“別人貪婪的時候我恐懼,別人恐懼的時候我貪婪”,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投資傳奇。
年紀很小的時候,我覺得有錢人的不快樂都是矯情,那時候認為,幸福的標準,甚至成敗的標準,就是功成名就。有了一點閱歷之后,我才領悟到:幸福與否,是看一個人能否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定義自己的生活。
按照自己的意愿定義生活,有兩大必要條件,一是一個人能不能明心見性,認清楚自己;二是在認清楚之后,能不能把控自己的人生。如果不能,痛苦就又來了。即便是可以號令天下的皇帝,也不一定就快樂,因為他可能偏偏不稀罕這份權力,非要喜歡當個木匠呢?
比如明朝的最后一個皇帝朱由檢,生來就有做木匠的天賦,雕刻的刀法更是精巧絕倫,如果不生在皇家,很有可能成為具有工匠精神的一代大師,可惜的是,他最終成了亡國之君。對他來說,做皇帝是別人擅長的事,做木匠反而能成為最好的自己。
好在我們這個時代,沒有誰家有皇位需要繼承了,完全可以把做自己的權利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
最后,如同南茜的問題一樣,好好地做自己,最難闖的一關是自己!
我曾經看過一本書,名為《自私書》,作者寫道:人不妨活得自私一點,問問自己“我是誰、要什么、怎么做”。這些問題其實沒那么哲學,它們只是提醒你換一個方式去關注自己,不要以別人的人生為風向標,不要糾結于外來的價值觀,而是更直接、理性地自我審視,做出總結。等你變得更善于總結的時候,會發現自己也變得更加清晰堅定。
幸福的人生只有三步:定義自己,塑造自己,成為自己。你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你有自己的工作方式,你有自己的處事方式,這一切都是你自己喜歡的,別人的方式再好,不一定適合你。欣賞這個世上獨一無二的自己,幸福就會如期而至地來敲門。
上一篇:做事之前先做人做事之前先做人
下一篇:共同成長的朋友,才能天長地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