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金錢,對不同目標有不同價值
有錢是好事,但是知道如何使用才最好。同樣的一元錢針對不同的目標,價值是不一樣的。對于千萬富翁們來說,每一元錢只要用在恰當的地方,都是可以無限升值的。所以,他們珍惜他們付出的每一元錢。窮人反而常常視一元錢為可有可無。
錢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也是大家日常談論最多的話題之一??墒?,真正對錢有清楚認識的人卻不多。
同樣的金錢對不同目標有不同價值。那些大富翁之所以掙到了更多的錢,就在于他們最大限度地發揮了自己手上的金錢的價值。比如富翁和窮人的區別在于:富翁的最大勞動在如何花錢,錢花對了,就肯定能賺錢。知道如何花錢也是富翁們最大的長處,花最少的錢辦最多的事,這就是富翁對待金錢的態度。比如請客吃飯,同是幾千元一桌,一般人花了錢,圖個高興,未必有其他意義。而富翁請人吃飯,則意味著3萬元或30萬元的生意。幾千元換幾十萬元,這就讓花出去的錢最大限度地發揮了自己的價值。否則,寧可不花。
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比爾·蓋茨就是這樣做的。他的每一美元都用在了最恰當、最需要的地方。他一點也不因為富有而矯揉造作,還是保持著年輕時的本色。他永遠是金錢的主人。人們經常可以在機場遇見富有的蓋茨,仍然是休閑褲、開領襯衫和運動鞋,甚至都不是名牌。
關于蓋茨在花錢上如何保守有不少趣事。一次,他和一個朋友同車前往某個飯店開會。由于飯店地處西雅圖下區,他們去遲了,找不到車位。這時,朋友建議將車停在飯店的貴賓車位。
蓋茨則認真地說:“噢,不,這要花12美元,這不是一個好價錢?!?/p>
朋友道:“我來付。”
“那可不是好主意?!鄙w茨答道,“他們超值收費?!?/p>
這其實不是吝嗇,相反,這正是蓋茨的優點,也是所有大富翁們的優點。連朋友自己提到這件事時都說,這并不是吝嗇,要知道,蓋茨在請客戶吃飯之類的事情上相當大方,他只是厭惡物值不符。
物值不符時,手里的錢就發揮不了最大的作用。富翁們花每一元錢都帶有可以掙到更多的目的性,而窮人有時兩元當一元花了出去還渾然不覺。同樣的金錢,在富翁的手里不斷地增值,而在窮人手中,則是越花越少,這也是窮人為什么窮的原因之一。
很多千萬富翁在創業初期,基本上沒有資本優勢,甚至資金還可能非常短缺。但他們后來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他們懂得把錢花在刀刃上。
思路突破
把每一元錢的價值發揮到極限
富翁們在使用金錢上的最大藝術就是把每一元錢的價值發揮到了極限,讓貨幣的價值最大化。所以,相等數額的錢,富翁常常用它使自己的資產翻了好幾倍,窮人則隨意地將它花了出去,沒有實現資本的增值,倒是使自己變得更窮。
對錢有積極清醒的認識
對待金錢,應該有積極清醒的認識。對金錢的認識程度決定著你駕馭金錢的水平,決定著你是金錢的主人還是金錢的奴隸。
積極地對待金錢,包括每一元錢每一角錢甚至每一分錢。再微小的錢也有它的價值,應該充分去利用它的價值,挖掘它的價值。許多人手里有一萬元,卻常說自己手里的資本不足,無法自己創業。要知道,巴菲特當年也是用一萬美元打開了自己的致富之路,掙到了自己的第一個2.7億美元。對巴菲特來說,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一萬美元顯然也是很寶貴的,而且利用得好,一萬美元可以變成2.7億美元。而大多數人,面對一萬元卻發愁了,認為這太少了,實際上他根本不懂也沒有去開發這一萬元的價值,所以他永遠也成不了巴菲特這樣的人。
還有人自以為有錢就大手大腳地花,實際上,這也是一種對金錢沒有清醒認識、不能積極對待金錢的行為。沒有一個億萬富翁會無故浪費金錢,換句話說,只有那些有點小錢又不知道該怎么花的人才會浪費金錢。比爾·蓋茨沒有私人司機,公務旅行不坐飛機頭等艙卻坐經濟艙,衣著不穿名牌,不愿為泊車多花幾美元……對自己的每一分錢斤斤計較。你會覺得他是守財奴嗎?那你看看微軟員工的收入有多高,再看看比爾為公益和慈善事業一次次捐出多少善款就知道他是不是守財奴了。真正的大富翁就是這樣,他們知道自己的錢應該用在哪里,應該怎樣發揮價值。當錢發揮出自己的價值時,錢本身才是有價值的,錢如果沒有發揮出價值的話,那它的實際效用可能還不如一張A4紙。
因此,若要使自己生活得幸福,就要樹立正確的金錢觀。積極理智地對待金錢,將錢花在該花的地方,充分發揮它的價值,才能實現資本的滾雪球效應。
學會省錢,更要學會掙錢
開源節流固然重要,但投資理財更重要,學會掙錢的方法最重要。中國的傳統思維是“大富由天,小富由儉”,好像致富的不二法門就是開源節流,中國的儲蓄率也因此一直居于世界的前幾名。然而,那些成為千萬富翁的人們卻持有這樣的觀念:省錢重要,掙錢更重要;有點錢就存進銀行,是投資理財的最差選擇。
如果一位上班族到年老時,發現自己的財富大多是自己一生刻苦耐勞、省吃儉用賺來省來的,那么幾乎可以肯定,他一定不會很有錢。對多數人而言,改善財務狀況的第一步,不是開源節流,而是加強投資理財的能力。投資理財在累積財富的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于善于理財者而言,一生的財富主要是靠“以錢賺錢”累積起來的,而不是省來的。
股神巴菲特在對待省錢和投資上有著與別人不同的獨特思維。他雖然擁有億萬資產,但仍然住在幾十年前買的小房子里,經常自己去商場購物,并每次都把商場給的優惠券收好,以便下次購物時使用。有人問他:“你這么有錢,為什么還使用優惠券呢?這樣做不過每天能節省一兩美元,一生才能夠節省多少?”
巴菲特答道:“省不了多少?你錯了,這省下的可不少呢,足足有上億美元呢。”
“一天省個一兩美元,能夠省下1億美元?”那人當然不信,任誰都不會相信。
巴菲特則繼續分析道:“雖然每天省一兩美元,從表面上看起來沒有多少,但是如果我一直這樣堅持,一生中我大約能省下5萬美元。而你沒有這樣做。那么,假如我們其他收入一樣多的話,我至少比你多出5萬美元。更重要的是,我會將這5萬美元用于我的投資——購買股票。根據過去幾年來我平均投資股票獲得的18%的收益率,這些錢每過4年就會翻一番。4年后我就會有10萬美元,40年后將達到5120萬美元,44年后就超過了1億美元,60年后就超過16億美元。如果你每天省下一兩美元,到時候你會擁有16億美元,你會怎么做?”
巴菲特跟別人的不同之處就在于:他省錢是為了投資,省下的錢也用在了投資上。對照巴菲特,你可以翻開你的銀行賬戶,看看你辛辛苦苦省下的錢花到了哪里,是否與富翁們在對待金錢的思維上保持了一致。
明白節儉跟吝嗇是兩回事
千萬富翁們懂得,要掙更多的錢,就必須分清勤儉節約與吝嗇。日本松下電器的老板松下幸之助的個人午餐是普通盒飯,但他一定不會同意他的經理們在便宜的小飯館里與客戶洽談生意。
提到節儉這個詞,人們的思緒可能已經飄回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中國了。似乎,這是一個屬于那個特定時代的詞語,在21世紀再提出已經不合時宜了。
節儉不等于吝嗇,節儉指的是有節制、有原則地使用金錢,而不是不懂得享受生活,更不能說節儉就意味著清苦的生活。經濟條件不發達時,我們可以依靠節儉來維持生活;經濟條件發達時,節儉的好習慣可以激勵我們繼續向更好的生活前進,并建立一種健康而科學的生活方式。不能說現在的時代已經不是節儉的時代了,節儉與時代無關。無論在什么樣的時代背景下,節儉都不會也不應成為歷史。節儉應該作為一種個人修養的優秀品質,為每一個人所擁有。
節儉不但沒有時間的限制,更不受身份、地位的約束。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每個人都可以節儉。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美國的時候應邀與蓋茨共進晚餐??腿速F為國家元首,主人是世界首富,在一般人眼里,這場晚宴必定是華麗而奢侈的。但事實卻不是這樣。蓋茨好像很吝嗇,在晚宴上只叫了3道菜來招待我們的主席。不過,這一頓飯,他們卻吃得很愉快,恰到好處而避免了浪費。蓋茨的這次特別的招待方式給全世界人民尤其是中國人補了重要的一課。
中國人招待客人的方式就是以奢侈為面子。餐桌上的菜少了,面子上過不去,主客都尷尬。到最后扔掉的總比吃掉的多。這種行為,看上去只是在浪費食物,其實質是一種很落后的觀念在作怪。所幸,現在人們已經開始注意這點了。
節儉不分地域和國家,更不分貴賤。任何時代,任何人都應該將節儉作為一種個人品質保持下去。
點亮思維
建立正確的金錢觀,不要小看一元錢。微不足道的一元錢也有發揮它價值的時候,關鍵在于你將它用在了哪里。
上一篇:反復出現的問題是最大的問題
下一篇:堅持到底不是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