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談生活情趣:做性情中人,一輩子詩意地活
做性情中人,一輩子詩意地活
國學大師季羨林曾說:“一個性情中人,做人要質樸、醇厚、誠懇、平易;骨頭硬、心腸軟、懷真情、講真話;不阿諛奉承,不背后議論,不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無嘩眾取寵之意,有實事求是之心;不是絲毫不考慮自己利益,而是多為別人考慮。做人做事關鍵是一個‘真’字,實踐一個‘善’字。性情中人,心向往之,追而求之?!?/p>
他談到人生應充滿意義,做個情感豐富的性情中人,才能深刻體味生活中的種種情趣。有生活情趣的人,必定不孤單、不空虛,豐富的情感是生活情趣的基礎,一輩子充滿詩意地活著,到老時回首往事,將會看見絢爛多彩的顏色,而不是死板蒼白的荒寂。
詩意地活著
季羨林認為,人的一生是極其短暫的,不管你情愿與否,時光的沙漏總是在永不停息地流淌,于是你的生命也在無情地流逝。出生、長大、衰老、死亡,每一個人都要經歷這個過程,既然不可避免,那么為何不去認真地過好每一天?開心是一天,難過亦是一天,索性享受活著的每一刻,充滿感情,心懷情趣,讓生活處處充滿詩意。
九十多歲的季老住在病房里,即便手腳不靈活,仍舊每天早上四點起床寫作。家人苦勸季老:“您年紀大了,手腳也不靈便,住在醫院里治療,躺在病床上就好,干嘛非要每天寫東西,過得那么辛苦?”
季老微笑著回答道:“我手腳雖不靈便,但我的腦袋靈便。你們以為在病床上只是耗去一天天的時間,但這些都是我人生中的一部分,我怎能停止動腦,停止寫作?我的每一天,都是無與倫比的、珍貴的、詩意的。在治病方面,我是走過煉獄;在生活方面,我是住于樂園?!?/p>
詩意地活著,優雅地活著。正如一年有四季一樣,人的一生也必然有酸甜苦辣、潮起潮落;愛過、恨過、哭過、笑過,方是人生。因此,一年只有春天構不成四季,一生只有一種生活態度也構不成詩意人生。
愛心是大德
季老認為,人的身上有很多美好的品德,而愛心是大德。人天生除了有對親人朋友的愛,還有一種悲憫之心,我們會為陌生人的痛苦而流淚,會為陌路人的悲慘境遇而傷心。擁有同情心和善良,也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情趣。
據季老的兒子回憶,季老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暴風雨后的早晨,一位先生來到海邊散步。他發現,在沙灘的淺水洼里,有幾千條被風雨卷上岸的小魚。小魚被困在淺水洼里,回不到大海里去。用不了多久,這些小魚都會干死。海灘上有一個小男孩,他不停地撿起被困的小魚,用力把它們扔回大海。
先生忍不住上前說道:“孩子,這里的小魚有上千條,你是救不過來的?!毙∧泻㈩^也不抬地回答:“我知道?!毕壬鷨柕溃骸芭??那你為什么還要這樣做呢?誰在乎呢?”男孩兒說:“這條小魚在乎!”他一邊回答,一邊拾起一條小魚扔進大海?!斑@條在乎,這條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
季老給兒子講了這個故事,并語重心長地說:“其實人的愛心很重要,你看那個小男孩,僅僅是一個抬手的動作,對于一條小魚來說,卻意味著生命的延續。如果小男孩懶惰一點,或是聽了那位先生的話后停止救助,那么這些小魚便會失去生命。你要記住,人最不能缺少的品德就是愛心。”
季老將愛心這種美德看作生活的一種情趣,平日里,只要是能幫助別人的地方,哪怕是素未謀面的人,他也盡量伸出援助之手。將善良和愛心播撒給更多的人,自己的生活也會變得充實快樂。正如一首歌詞里寫道:“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睈叟c美好都是人生情趣的必需品。
做真實的自我
季老常說,表達豐富的情感,意味著展現真實的自我。他用行動證明了自己一生的情感,無論做學問還是做人,都真真實實,所做即所想。
對于做真實的自我,有的人會心生恐懼,而活在虛偽的人際關系中、虛假的裝腔作勢中,反倒覺得安全。在世人的眼里,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個個瘋癲,放浪形骸,浪蕩不羈。阮籍的“窮途之哭”和“青白眼”看似怪異,實則真實可愛,只因一個“真”字,真情流露,即便號啕大哭也顯得真實。事實上,竹林七賢的真實也令后人敬畏,因為做真實的自己不僅需要坦誠,更需要無畏的勇氣。
魯迅先生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然而造化常常為庸人設計,以時間的流逝,來洗滌舊跡,僅使留下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又給人暫得偷生,維持著這似人非人的世界。”虛偽的人生是無趣的,不在人前展現喜怒哀樂,豐富的情感終究會干涸,最終淪為一具行尸走肉。
季老曾說過:“做人要想快樂,就必須簡單,必須做真實的自己。不虛偽,不矯揉造作,一切順其自然就好?!表樒渥匀?,內心保留那一份真實,不虛偽,不造作,不諂媚,不迎合,方能對得起豐富絢爛的人生。
上一篇:季羨林:談獨處:人生道路上,每個人都是孤獨旅客
下一篇:季羨林:談生活的本質:不完滿才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