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讓人在矛盾中變得極度浮躁
生活中,沒有人是無所不能的。這些“不能”引發的挫敗感若不能及時地得到恰當的處理,就會讓人心生自卑,因此,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存在自卑感。自卑感并不可怕,但是當它成長到足夠強大,足以與自尊匹敵,相互碰撞、沖突,就會讓我們成為一個自卑的人,讓我們變得異常浮躁,讓我們被不安、內疚、憂郁、失望等諸多負面情緒困擾,從而內心煎熬,生活辛苦。
一般來說,自卑的人非常敏感,外界一點點風吹草動就足以在其內心掀起波瀾,讓人感到焦躁、痛苦。
林月從小就特別胖,而她的一張臉使她看起來比實際還胖。她經常為自己的肥胖而苦惱,有時候還會因為別人額外的關注而大發脾氣。林月總是穿著寬大、款式古板的衣服一個人待在角落,她不希望有人注意到自己。如果有人多看她幾眼,她就會覺得他人是在嘲笑自己,然后就會非常焦躁、憂郁。她不明白為什么自己那么胖,覺得全世界都瞧不起自己,內心無比煎熬。
長大之后,林月嫁給一個比她大好幾歲的男人。丈夫一家人對她都很好,每個人都很熱情,非常快樂。林月盡最大的努力要像他們一樣,可是她做不到。為了使林月能開心,大家都盡量不觸碰她的自卑心理,不提身材、胖瘦之類的話題。誰知這樣反而使她更加退縮,她變得緊張不安,躲避所有的朋友,情形壞到她甚至怕聽到門鈴響。林月知道自己是一個失敗者,又怕她的丈夫會發現這一點,所以每次他們出現在公共場合的時候,她都假裝很開心。但只要別人一個打量的眼神就會讓她原形畢露,馬上變得抑郁氣悶。
林月討厭這樣的自己,討厭這種片刻不得安寧的生活,渴望寧靜、平和,卻不知如何才能實現。
顯然,林月的生活之所以這樣痛苦,內心之所以如此躁亂,其根源在于自卑心理。如果她沒有因為肥胖而變得自卑,那么她就不會將他人投向她的眼神視為歧視、嘲笑,也不會一見到陌生人就緊張不安。如果她能夠擺脫自卑,那么內心不會如此浮躁,生活也會悠然得多。
當然,自卑讓人變得浮躁,還有更明顯的體現,比如,自卑的人往往很容易放棄,做事沒有恒心,見異思遷。而這也注定了他們將會遭遇更多的挫敗,在自卑中陷得更深,也活得更累。
陳康是公司的老員工,已經在公司工作了7年。按理說,這樣的資歷早應該是中層管理人士了,但是他還只是一名基層職員。看著身邊的同事一批一批地升上去,陳康也著急上火,久盼晉升而不得,內心漸漸地滋生出了抱怨、不忿。他想跳槽,卻又擔心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他想好好表現一下自己,讓上司對自己刮目相看,卻不敢主動承接任務,怕自己會搞砸……就這樣,只要想到公司、事業上那些事兒,內心就難有片刻安寧。
好在他運氣不錯,聯系到一個大客戶,對方還有長期合作意向。欣喜之余,陳康當天就向上司匯報了,心想,如果能夠與那位客戶簽下合同,就肯定能晉升了。
第二天,陳康又去拜訪了那位客戶,三句話不離簽合同的事兒,這讓對方非常反感,客戶很快以有事為由將他打發走。陳康也察覺到了對方拒絕的態度,心里沮喪極了,想著:“是啊,我怎么可能有那么好的運氣,能遇見大客戶?人家不過是耍著我玩而已……”
就這樣,陳康再也沒勇氣去拜訪那位客戶。幾天后,上司詢問,他才耷拉著頭,支支吾吾地說:“不知道出了什么問題,那位客戶忽然就沒有了合作意向。經理,對不起,是我錯估了形式。”
經理也很沮喪,但一想到這樣大的一個客戶就這樣沒了,心有不甘。于是他問陳康要來客戶的聯系資料,自己去聯系。
通過和客戶聯系、交流,經理才知道,客戶只是對陳康的急切態度有些不滿,但還是很有合作意向的。最后,經理成功地和這位客戶簽訂了長期合作合同。
陳康是自卑的,他懷疑自己的能力,不敢承接任務;好不容易機會來了,卻不能淡定地處理,一開始急功近利,后來又輕易放棄,這種種都是浮躁的表現,是自卑催生的浮躁,而正是這些導致了陳康生活得如此不如意。
由此可見,一個自卑的人,必然是浮躁的,難享安寧,難以悠然地生活;而要想告別浮躁,就一定要超越自卑!
上一篇: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就不容易憤怒
下一篇:要“奮青”不要“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