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讓人在浮躁中走向痛苦
嫉妒是一種不良心理,會讓人在與他人比較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能力、地位、名譽、財產等方面不如別人的時候,產生羞愧、自責、怨恨等一系列情緒波動,讓心變得浮躁,不淡定也不寧靜,更不快樂。因而,如果想要悠然地生活,我們需要遠離嫉妒。
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說過:“在嫉妒心重的人看來,沒有比他人的不幸更能令他快樂的,亦沒有比他人的幸福更能令他不安的。”換言之,善妒的人,心境總是以別人的幸福為轉移,當別人不幸的時候,他就很開心;當別人幸福的時候,他就煎熬、糾結。試問這樣怎么能擁有“泰山崩于前而不改于色”的淡定呢?
通常來說,嫉妒的心理表現是憎惡、忿忿不平、郁郁寡歡。這些不良的情緒經常困擾一個人,會讓人心生浮躁,無法靜下心來做自己的事情。為了超過對方,甚至激進、輕率地冒險,最后,或者擊敗了他人,在短暫的高興和滿足后背負上良心的譴責,然后又陷入新一輪與更優秀的人一比高下的忙碌算計中;又或者敗給對方,更加不忿、仇視對方,沖動地做出更加激進、冒險的事來。顯然,無論結果是前者還是后者,都算不上好結果,會讓我們更浮躁,背負更多的包袱,活得更累。
老張是一家公司的老員工,多年來兢兢業業,業務過硬,盼星星盼月亮地盼來了一次晉升的機會。然而,在這緊要關頭,公司里來了一名年輕的員工——小王。此人不僅工作做得好,而且還很有人緣,深得老板的厚愛,晉升為部門主管。
自此,老張的升職夢破滅了。他開始妒忌小王,再加上同事們的添油加醋,嫉妒之火熊熊燃燒了起來。
老張每天關注著小王的一舉一動,處處看他不順眼。看著老板表揚小王,心里不是滋味,煩躁不安,工作也沒有心思做了。他時刻準備著挑小王的錯,給小王下絆子,奈何總也找不到機會,他越來越急躁。
在無數次的氣悶、抱怨后,機會終于來了。這天,老板要小王處理一份重要文件,叮囑他千萬不要弄丟了。老板與小王的談話,剛好落進了老張的耳朵里。老張心想:“這下機會來了。”他在小王處理好文件準備交給老板的前一天夜里,偷偷潛回公司,從小王的辦公室拿走了這份文件。
結果,老板一怒之下,讓小王去人事部辦離職手續。老張高興極了,可3分鐘后,他陷入了恐懼,坐立不安,因為小王報警了。
雖然老張祈禱了無數遍,但真相還是被警察從監視錄像的記錄中挖了出來。事情以他被公司開除,背上案底告終。
故事中的老張因為嫉妒小王,而產生了強烈地踩壓小王的欲望。在尋不到機會的情況下,變得越來越浮躁、沖動,以至完全喪失了理性的分析和判斷能力,干了傻事,落得可悲的下場。
我們應該遠離嫉妒的心理,不要讓嫉妒之心把我們的生活變得陰霾、沉重。當發現我們的內心因為嫉妒別人的幸福與成功而變得不安浮躁的時候,要及時自我調整。千萬不要任由自己被嫉妒控制,進而變得浮躁沖動,甚至失去理智,做出偏激的事情,給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其結果往往不是我們可以承受的。
在生活中,總有人比我們強,比我們幸福,我們應該用淡定的心態去看待。豁達一點,保持內心的寧靜,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這才是悠然生活之道。
上一篇:復雜帶來浮躁,簡單才會悠然
下一篇:寬容他人就是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