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人才能走出浮躁
怯懦的人只能在浮躁中沉淪!給自己一些勇氣,讓自己勇敢一點,我們才有可能戰勝怯懦,走出浮躁,進而活得輕松、快樂。
人都應該具有一點勇敢的精神。生活中隨時可能會和苦難相遇,如果膽小怯懦,選擇退縮,就會就會一直被困難困住,在各種負面情緒中寢食難安。唯有勇敢的人,才能克服各種困難以活得輕松,才能走出各種負面情緒的包圍圈以不浮躁,才能享有寧靜美好的人生。
奧地利有一位非常有名的生物學家,叫巴雷尼,他的一生有過很多成就。人們看到的是他的成就和輝煌,很少有人注意到,他痛苦的人生經歷。
巴雷尼在小時候生了一場病,雙腿殘疾。起初得知這個消息后,年少的羅伯特·巴雷尼無法接受自己不能走路的事實,他非常害怕,甚至嚎啕大哭。他想:“我從此以后就是個殘廢了,別人會怎么看我?我以后要怎么辦?”想到這些,他的心里更加恐慌,一個人蜷縮在病床上,瑟瑟發抖,他絕望地狠狠捶打著自己的雙腿。
母親知道后,心如刀絞,她簡直無法想象以后的生活會是什么樣的。但是她很快從恐懼、怯懦中掙脫了出來,她想:“遭遇了這樣的事,孩子是多么恐懼、絕望??!這時候,我更應該勇敢一些,將勇氣傳遞給孩子,這樣生活才有好起來的希望?!?/p>
母親擦干眼淚,來到了巴雷尼的病床前,緊緊地拉著他的手說:“孩子,媽媽相信你非常勇敢,也非常有志氣,即使沒有了雙腿,你也可以在人生路上堅強地走下去。孩子,媽媽會一直陪著你,無論是別人的嘲笑、歧視,還是艱難、渺茫的未來,媽媽都會和你一起面對。你能和媽媽一起變得勇敢嗎?”
痛苦中的巴雷尼聽到母親的話,非常感動,他撲到母親的懷里大哭起來。在母親的引導下,他決定做一個勇敢的孩子。
從那以后,他不再害怕了。只要母親一有空,巴雷尼就要求媽媽陪著自己練習用義肢走路,常常累得滿頭大汗,但是從來不抱怨,也不退縮,堅持練習。他在心里一遍遍跟自己強調說:“我要勇敢,不要怯懦?!?/p>
雖然剛開始的時候,他常常跌倒。但是他沒有泄氣,而是踏踏實實地堅持練習,只要自己有一點點進步,就覺得很欣慰。經過很長時間的練習,巴雷尼逐漸能夠自己站起來走路了,避免了由殘疾帶來的不便。
這種勇敢的精神也影響到了其他的方面。他努力學習,成績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最后,他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在人生的道路上,巴雷尼始終保持這份勇敢和堅定,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不怯懦、浮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往前走,最后成為了著名的生物學家。
后來有人問到:“你覺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什么?”巴雷尼回答說:“我的最大成就不是在生物學上,而是在生活上。我用自己的勇氣,戰勝了內心的恐懼和怯懦,戰勝了浮躁。看,即使沒有雙腿,我也能輕松、快樂地活著?!?/p>
巴雷尼的故事感人肺腑,我們感佩于他的勇氣。正是勇氣支撐他在困難、挫折面前沒有輕易放棄,而是始終朝著既定的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地學會了使用義肢,考上了維也納大學,成為了著名的生物學家。
試想,如果在失去雙腿后,他怯懦了,結果會如何呢?或許他幽閉在自己的世界里自暴自棄;或許在抱怨中變得麻木;又或許寢食難安,抑郁無比……他只能在浮躁中沉淪,痛苦不堪。
生活中,快節奏的生活模式、激烈的社會競爭等就像巴雷尼失去雙腿一樣,是既成的事實,唯有勇敢面對,去克服、跨越,我們才能走出浮躁,輕松快樂地生活。
上一篇:勇敢接受現實的挑戰
下一篇:包容是一種徹悟人生的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