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 逄(páng)
296 逄(páng)
【尋根溯源】
逄姓源自姜姓。商朝時,封炎帝之裔逄伯陵于齊地逄國,其子孫以國為氏,稱逄姓。
【變遷分布】
逄姓為罕見姓氏,早期居住在山東。漢唐之間,在山東、安徽的北??ぃń駥偕綎|)、譙郡(今安徽亳州)形成逄氏望族。當今分布于山東的即墨、高密、萊陽及北京等地。
【名人薈萃】
逄同:周代越國人。越王勾踐從吳國回來,想報亡國之仇。大夫逄同建議說:“吳國現在德少功多,必定很驕傲。我們要是想滅吳雪恥,必須結交齊國,放棄楚國,跟鄰近的國家友好,表面上對吳國友好。這樣一來,吳國必然麻痹大意,我們利用它這個弱點,才能滅亡它。”勾踐采用了逄同的計策,果然恢復了越國的強盛,滅亡了吳國。
逄萌:漢代隱士。漢北??ざ疾h(今山東省昌邑市)人。家境貧困,曾任亭長??h尉路過驛亭,逄萌候迎拜謁,感慨不已,喟然嘆曰:“大丈夫豈能為他人服役!”遂去長安就學,研讀《春秋》。在長安時聞聽王莽殺其子王寧,逄萌對友人說:“三綱絕矣,不去,禍將及人?!庇谑腔貧w故里,攜家渡海到遼東居住。東漢光武帝即位后,逄萌又從遼東來到嶗山,隱居,講學授業,“養志修道,人皆化其德”。漢明帝曾屢次下詔征其出仕,逄萌佯作瘋狂拒之,后以壽終。因其一生不畏權貴,正義愛國,高風亮節,人人尊崇,《后漢書》有傳。
上一篇:百家姓《勞(láo)》姓起源
下一篇:百家姓《姬(jī)》姓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