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 束(shù)
255 束(shù)
【尋根溯源】
束源流純正,源出唯一。束姓源于媯姓,出自媯姓,由疎氏所改。漢代疎廣的曾孫疎孟達時,他對王莽把持朝政、獨攬大權非常不滿。在王莽立“新朝”之后,疎孟達便攜族人避難逃至東海郡沙鹿山一帶隱居(今河北省大名),去足改姓束,始有束氏。
【變遷分布】
束姓為極少見的姓氏。漢唐時期,在河北大名有分布,在河南形成以南陽郡為代表的束氏望族。當今在江蘇丹陽有分布。
【名人薈萃】
疎廣:西漢大臣。明《春秋》,宣帝時征為博士,為太子太傅,居五歲,以老辭。宣帝與太子贈遺甚厚,而他盡散送諸故舊,不治田產,或勸學子孫計,他說:“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益其過。”著有《疏氏春秋》,見《儒林傳》,《藝文志》未載。
束清:明朝清官。性廉正,明洪武初年任萬載知縣,清廉而儉約,遇到有人交不起租賦,他甚至變賣自己的衣物代人交,深受百姓愛戴。“民右逋租自鬻衣帶以代償,其愛民如此。”
束允泰:民族大資本家束云章之父,清末舉人,浙江名宦。兄弟眾多,其排行第五,人俗稱束老五。光緒丙子科舉人,皇封七品正堂,歷任浙江桐廬、錢江等縣知縣多年,多建樹、有政聲,不但為官清廉,且精詩文書法,寫得一手好字,是晚清有名的書法家。桐廬、錢塘任知縣時被老百姓稱為束青天。
上一篇:百家姓《詹(zhān)》姓起源
下一篇:百家姓《龍(lóng)》姓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