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前140
【介紹】:
字叔,淮陰(今江蘇清江市西南)人。初為吳王劉濞郎中,吳王有叛心,枚乘上書諫勸,吳王不聽,于是枚乘投奔梁孝王劉武。景帝時(shí),吳王參預(yù)六國謀反,枚乘又上書勸阻,吳王仍然拒絕了他的勸告,最后兵敗身死。枚乘也因此而知名?!捌邍畞y”平定后,景帝拜他為弘農(nóng)都尉,他不愿做郡吏,稱病離職,仍舊到梁國,為梁王的文學(xué)侍從。梁王的客卿皆善辭賦,而枚乘的造詣最高。梁王死后,枚乘回到淮陰故里。武帝即位,慕其文名,派“安車蒲輪”接他入京,終因年老死于途中。
枚乘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主要以賦聞名。據(jù)《漢書·藝文志》載,枚乘有賦9篇,今傳3篇,《七發(fā)》、《柳賦》、《梁王菟園賦》。后兩篇前人疑為偽作,公認(rèn)可靠的只有《七發(fā)》1篇。但這一篇已足以確定他在賦的發(fā)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七發(fā)》從體制到表現(xiàn)手法,都具備了后來散體大賦的特點(diǎn)。他繼承了前代辭賦的客主問答形式,又有發(fā)展?!镀甙l(fā)》里的主與客,已完全是作者的虛擬,帶有“子虛”、“烏有”的性質(zhì),而不再是“我”與虛擬對象之間的問答?!镀甙l(fā)》以鋪張、夸飾的手法,窮形盡相地描寫事物,語匯豐富,詞藻華美,結(jié)構(gòu)宏闊,富于氣勢。劉勰說:“枚乘艷,首制《七發(fā)》,腴辭云構(gòu),夸麗風(fēng)駭?!?《文心雕龍·雜文》)《七發(fā)》是枚乘的創(chuàng)造,它雖然沒有以賦名篇,但在本質(zhì)上屬于賦的范圍。它的出現(xiàn),標(biāo)志著漢賦的正式形成。自此以后,在賦史上,“七”成為一種專體,后世之繼作者代不乏人。
上一篇:楊維楨的故事
下一篇:柳宗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