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馬識途
【釋義】
老馬認識路。形容有經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
【出處】
戰國·韓非子《韓非子·說林上》:“管仲、隰(xí)朋從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典故】
春秋時期,山戎國侵擾燕國,燕國君主派人向齊國求救。齊桓公親率大軍前去救援,相國管仲和大夫隰朋隨軍出征。齊軍到達燕國時,山戎國已經帶著搶到的財物,跑到孤竹國去了。于是齊桓公繼續帶兵攻打孤竹國。山戎國和孤竹國聽說齊軍到來的消息,紛紛躲藏到深山荒林中。順著敵軍的蹤跡,齊桓公找到敵軍并將敵軍打得四處潰逃。
勝利之后,齊桓公準備帶軍回國,不料卻迷了路。齊軍來時是春天,山清水秀,道路容易辨認,返回時卻是冬天,白雪皚皚,山路彎曲,道路不容易識別。齊軍在一個山谷中來回轉悠,依然沒有找出出谷的辦法。如果再找不到出路,大軍就會被困死在這里。相國管仲想了一個方法,對齊桓公說:“老馬有認路的本領,可以讓老馬在前面帶路,我們就可以走出山谷。”
齊桓公命人從隊伍中挑選出幾匹老馬,放開韁繩,讓它們在軍隊前面任意行走,齊軍在后跟隨。在老馬的帶領下,沒過多久齊軍便走出山谷,順利找到通往齊國的大道。
上一篇:老生常談典故故事|老生常談釋義
下一篇:肝腦涂地典故故事|肝腦涂地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