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劉月武 【本書體例】
吳中一士人,曾為轉運司別試解頭,以此自負,好附托顯位。是時侍御史李制知常州,丞相莊敏龐公知湖州。
士人游毗(pí皮)陵,挈其徒飲娼家,顧謂一騶(zōu鄒)卒曰:“汝往白李二,我在此飲,速遣有司持酒肴來!”李二謂李御史也。俄頃,郡廚以飲食至,甚為豐腆。有一蓐醫,適在其家,見其事。后至御史之家,因語及之。李君極怪,使人捕得騶卒,乃兵馬都監所假,受士人教戒,就使庖買飲食,以給坐客耳。李乃杖騶卒,使街司白士人出城。
郡僚有相善者,出與之別,唁之曰:“倉猝遽行,當何所謁?”士人應之曰:“且往湖州依龐九耳。”聞者莫不大笑。
(選自《夢溪筆談》)
吳中有一位讀書人,曾在轉運司主持的考試中名列榜首,因此自以為很了不起,喜歡假托與權貴有交往。這時侍御史李制做常州太守,丞相龐莊敏任湖州太守。
這位讀書人到常州交游,帶著他的朋友去妓院飲酒。待眾人坐定,他回頭吩咐一位差役:“你去告訴李二,我正在這里飲酒,叫他馬上派專人送酒菜來!”李二就是說的李御史。不大一會兒,太守府廚房就把飲食送到了,非常豐盛精美。有位婦科醫生剛好也在這家,目睹了這件事。后來他到李御史家,順便談及此事。李太守感到非常奇怪,就派人抓來那位差役追問緣由。原來那差役是從兵馬司雇來的,受吳中這位讀書人的唆使,從太守府廚房買來飲食,借此欺騙在坐客人罷了。李御史把那差役痛打幾十大板,并責令兵馬司通知這位讀書人離開常州。
同郡官員中有與他友善的,出城為他餞別,慰問他說:“倉猝間起身,該到哪兒去呢?”這位讀書人馬上回答說:“權且去湖州投靠龐九罷了。”聽到的人無不為之捧腹。
《吳中士人》是沈括《夢溪筆談》中又一篇別具特色的記人小說。故事一開頭就點明了主人公的主要性格特征——“好附托顯位”。緊接著,作者精心選擇了吳中士人附托顯位的兩個具體事例來塑造人物形象。一詳一略,互相映襯,頗見藝術功力。
小說主人公充其量不過一個小小的轉運司別試解頭,無官無名,地位十分卑微,卻以此自負,有著很強的虛榮心。為讓別人相信他與李御史私交甚厚,便不惜打腫臉充胖子,煞費苦心地安排了一個戲劇性的場面:“挈其徒飲娼家。”為促成表演成功,他特意從兵馬司雇來一個差役,并當眾吩咐他:“汝往白李二,我在此飲,速遣有司持酒肴來!”這位吳中士人與府臺大人素不相識,卻敢在眾人面前公然呼其排行,并命令他速派專人把酒菜送來,真可謂肆無忌憚。然而更令人驚奇的是這位府臺大人似乎絲毫不敢怠慢,郡廚在頃刻之間便送來豐盛精美的飲食。這也難怪蒙在鼓中的李御史聞聽此事,便派人抓住騶卒追問緣由。
事情真相大白后,行騙者只好馬上離開常州。行騙者并不從此痛改前非,當朋友擔心他“倉猝遽行,當何所詣”時,他卻毫無悔色,爽然作答:“且往湖州依龐九耳。”可見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至此小說主人公性格特征便定型了。
吳中士人如此這般吹牛撞騙,自欺欺人,無非想借此炫耀自己與權門勢要私交甚密,從而抬高自己的身價。但是由于第一次騙局敗露,第二次故技重演就不能不令人為之捧腹。文章結尾用一個特寫鏡頭著意渲染吳中士人“且往湖州依龐九”的回答及“聞者莫不大笑”這一場面,不僅增強了故事本身的戲劇性效果,而且對主人公招搖撞騙的卑劣人格也是一個辛辣的嘲諷。吳中士人不過是封建“文痞”中一個典型代表,小說的批判,有深刻的社會意義。
上一篇:呂蒙正不好玩物
下一篇:吳官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