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領導拜上帝會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舉行的武裝起義。1843年,洪秀全與馮云山在廣東花縣創立拜上帝會,最初在家鄉附近活動,1844年到廣西貴縣賜谷村傳教。9月馮云山轉入桂平縣紫荊山區活動,宣傳組織會眾。11月洪秀全返回廣東花縣,從事拜上帝會教義的創造與闡發工作。至1847年洪秀全重返廣西紫荊山區時,拜上帝會已擁有會眾三千余人。當年8月洪秀全、馮云山兩人共同制定拜上帝會的各種儀式和《十款天條》,擴充組織,并帶領會眾搗毀廟宇和偶象。拜上帝會的活動,引起封建勢力的敵視,地主階級團練武裝壓制拜上帝會,雙方斗爭愈演愈烈,1841年1月惡霸地主陳作新率領團練逮捕馮云山等人,加以“陽為拜會,陰圖謀叛”的罪名,送往桂平縣獄。洪秀全聞訊立即從貴縣趕到紫荊山,隨后赴廣州設法營救。紫荊山會眾賄靈貪官,營救了馮云山出獄。1849年7月,洪秀全、馮云山重返紫荊山區,同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組成領導核心,準備武裝起義。1849年前后,廣西連年發生災荒,天地會紛紛起義。洪秀全見起義條件已經成熟,于1850年7月發布總動員令,號召各地會眾于11月4日到桂平金田村團營。各地會眾紛紛到金田集中,數月間人數達一萬多人。洪秀全把前來團營的會眾組織起來,實行男女別營,建立軍事制度,進行軍事訓練。1850年12月,太平軍在平南思旺圩大敗清軍,次年1月1日又在桂平蔡村江陣斬清將伊克坦布。1月11日洪秀全三十八歲生日,拜上帝會群眾在金田村正式誓師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洪秀全頒布五條命令:一、服從命令;二、分男營女營;三、秋毫無犯;四、公心和儺,各遵頭目約束;五、同心合力,不得臨陣退縮。起義后兩天,全軍出大湟江口,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革命爆發了。可參看茅家琦:《太平天國興亡史》。
上一篇:金瓶梅
下一篇:鐘嶸的《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