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床石枕冷家風,擁衾時魂夢亦爽;麥飯豆羹淡滋味,放箸處齒頰猶香。
【注釋】
衾:被子。箸:筷子。
【譯文】
睡木床、枕石枕的生活雖然清寒,但抱著被子睡覺時會覺得做夢也香甜;粗茶淡飯雖然清淡,但放下筷子會覺得唇齒之間留有余香。
【道理】
整日追名逐利的人,即使富貴了也有魂夢不安的時候。如若心境平和,雖家境清貧,亦可過得怡然舒心。
范宣樂道安貧
范宣,晉代著名儒士,河南陳留人。他從小學習儒家學說,很有成就,十歲就能背誦《詩經》《尚書》。但他家境十分貧寒,需要親自下田耕種度日,生活十分窘迫。雙親去世時,范宣自己背土壘墳,然后在墓邊搭了個茅屋,為雙親守孝。太尉郗鑒曾舉薦他為官,但他推辭不就;豫章太守殷羨見他家的茅屋都破了,想為他建一座房屋,亦被范宣婉拒;庾爰之看范宣貧困,又加上遇上荒年,疾疫流行,就想給他些錢,范宣也謝絕了。
范宣感慨魏晉之際的讀書人,不尊崇儒家學說,卻以行為放誕為高明,以致老莊之學盛行。為改變當時的清談之風,他招集生徒,以講授儒學為業。譙國名士戴逵等人都曾慕名到他那里學習。因此,《晉書·儒林傳》評論范宣“樂道安貧,弘風闡教”。成語“樂道安貧”便由此而來。
清鄭岱《松蔭清話圖》
上一篇:《蘇瓊置瓜梁上》名言名句解讀
下一篇:《范堯夫的雅量》名言名句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