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芝諾(埃利亞的)(約前490-前436),古希臘唯心主義哲學家,埃利亞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是巴門尼德的學生,出生于意大利南部的埃利亞城。其著作已遺失,保留在古希臘著作家文獻中只是一些殘篇。芝諾認為世界上唯一真實的東西是“唯一不動的存在”?!按嬖凇笔恰耙弧保皇恰岸唷保皇恰办o”,而不是“動”。他為了否定現實世界的運動,證明只有不動不變的存在才是真實的論斷,列舉出“飛矢不動”、“二分法”、“阿基里斯和烏龜”等命題和論證。關于“飛矢不動”,他認為一只飛著的箭,在一定時間內經過許多點,但在每一瞬間,這箭一定停留在一個點上,把這些不動的點加起來,飛箭仍然是不動的。關于“二分法”,他認為假如一個物體從甲地向乙地運動,它在到達終點之前,必須通過整個距離的一半;同樣,在通過這一半距離之前,又必須通過這個一半距離的一半,這樣可以無限分割下去,運動的物體永遠達不到自己的終點。他作出結論說:運動是不可能的。關于“阿基里斯和烏龜”,他認為荷馬史詩中跑得最快的希臘英雄阿基里斯追不上烏龜。如果阿基里斯在烏龜之后,相隔一段距離同時起跑,阿基里斯要趕上烏龜,首先要達到烏龜的起跑點,而在這段時間內烏龜也向前爬了一段距離,阿基里斯又得追上這段距離。但當他到達這一地點時,烏龜又向前爬了一段距離。這樣下去,則阿基里斯永遠也追不上烏龜。在這些論證中,芝諾割裂了時間空間所固有的有限和無限、連續性和非連續性的辯證關系,把對立的一方孤立起來,加以絕對化,用來否定另一方,從而否定現實世界的運動。芝諾的詭辯完全是形而上學的,但從客觀上揭示了存在運動中的矛盾,自發地接觸到辯證法問題。恩格斯指出:“運動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簡單的機械的位移之所以能夠實現,也只是因為物體在同一瞬間既在一個地方又在另一個地方,既在同一個地方又不在同一個地方。這種矛盾的連續產生和同時解決正好就是運動?!?《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160頁)
②芝諾(季蒂昂的)(約前336-前264),古希臘哲學家、斯多葛學派的創始人。出生于塞浦路斯島的季蒂昂城。他用唯心主義觀點歪曲了赫拉克利特的學說,認為世界萬物的本原不是火,而是“普紐瑪”(火焰般的氣),“邏各斯”或神秘的“宇宙理性”充滿萬物之中,它的表現就是“普紐瑪”。他主張人應當按照“善”去生活,即應順從自然的方式生活,這也就是按照“正確的理性”生活,“正確的理性”就是宙斯(神)。在認識論上有某些樸素的唯物主義因素,認為認識是客觀事物在人的意識中的反映,承認感覺的作用。但從整體上看,基本上是唯心主義的。
上一篇:艾青和他的詩作
下一篇:蘇與《巴黎的秘密》